守正创新引领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大原则,对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也是实现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始终坚持守正,金融机构才能站稳立场,践行宗旨,解决好“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也只有扎扎实实做好金融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金融机构才能真正把资源集聚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落实好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各项要求部署。
守正,守的是方向之正,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一些金融机构违背稳健审慎的经营原则,为追求短期暴利不惜冲撞监管红线,出现这些经营乱象,根源在于这些机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不力,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从实践来看,在金融机构防控风险、整治乱象的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恒丰银行整治乱象、改革重组的第一步,就是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始的,恒丰银行新一届党委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将党的建设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党委研究讨论作为重大决策前置程序,全面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自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行扛牢风险化解、稳健发展主体责任,打造了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引领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成功案例。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最大政治优势、最大制度优势。
守正,守的是主业之正,要始终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金融机构一旦脱实向虚、盲目扩张,走上“歪路”“邪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一些金融机构热衷于“当通道”“挣快钱”,影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扩张,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自我空转,最终引发巨大风险。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金融机构必须牢牢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始终守牢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在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收获稳定客户、获得合理回报,进而实现自身稳健发展。同样,金融机构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也能够防止盲目发展和无序扩张,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