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8篇38万字张宏森讲话范文汇编

|   

大笔如椽(张宏森)

1.在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新常态:互联网+与产业升级”论坛上的讲话 2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电影新局面 7

3.把好导向 抓好内容 提升新时代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力 32

4.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气象 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35

5.在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暨广东省4K产业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49

6.在十九大 “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记者招待会上的致辞 52

7.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的致辞 58

8.朋友圈影评若干 61

在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新常态:互联网+与产业升级”论坛上的讲话

我们以电影的名义聚集在上海,以电影的名义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现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电影节,也有了越来越多以电影名义举行的活动。但是,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一双慧眼,保持一颗电影的初心,很容易发现,电影节其实并不是明星盛宴、也不是豪华party,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新闻话题。电影节的本质是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才华的激发和人才的涌现。而这一切都要落到电影作品上来,因此,好作品永远是衡量电影的唯一标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刻、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样的场合与讨论当中,只要以电影的名义发言,以电影的名义来行动,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共同的、光荣的目的地,那就是拿出好的电影作品。因此,我想谈四句话:

第一句话,内容属性是电影的黄金属性。

今天,我们论坛题目是互联网+与产业升级。在互联网概念之前,世界电影已经有了120年历史,早就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那是人们对电影观看、对电影评价、对电影感受和交流的心灵之网。每当在黑暗的空间,人们面对银幕,银幕之光和观众的心灵之光就在发生光合作用。走出影院,大家用目光交流、用坦诚的心交流,这已经形成了一张目光交流之网、心灵交流之网,这个网络是先于英特网的。为什么电影的魅力永恒?就是因为120年以来有这样一张永不消失的目光之网和心灵之网。

今天,面对英特网,这两张网络应该怎样更好的重叠?更好的相加?这是今天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电影是什么?电影是电影人观察世界、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电影也是电影人的观察、认识、感受与观众的观察、认识、感受进行碰撞和交流的最有魅力的契机。面对互联网+在这样一个时刻,互联网作为新力量进入电影业,希望它向120年来在观众中形成的目光之网和心灵之网保持足够的敬畏、足够的尊重,因为人们的观察、思考、发现和表达,正在形成电影的内容、形成电影的黄金创意。

在传统的电影创作中,电影创意往往是作者的个人行为,或者说电影人的小圈子行为。当今天拥有了互联网时,突然发现,在这样一个巨大广阔的平台上提供了信息最广泛的交流、思维最大面积的碰撞、智慧最大可能性的激发,以及讨论最大范围的展开。所以说互联网平台为今天的电影创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互联网+,首先加的是电影的创意,希望电影创意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能够在更大的信息碰撞、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强的智慧激发和更广泛的讨论空间里,让创意更加饱满、更加充满力量、和观众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

互联网有大数据、有云计算,但是互联网再有怎么样的数据之大、有怎么样的计算之云,也无法计算出人生图景中的诗意,心灵和情感才是诗意的发源地。然而,借助互联网更多的数据统计、更多的计算方式,有可能使我们创造更多的心灵交流和情感碰撞,从而让人们有机会找到更广阔的诗意,找到更丰厚的心灵栖居,这是互联网+和电影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因此,无论在什么历史阶段,一定不可丢弃电影内容的黄金属性。

第二句话,创新永远是电影的生命所在。

讨论电影产业升级永远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120多年的电影历史,是创新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历史。80年前的上海,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我们看到了很多风起云涌的创新和变化;40年前的北京,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强烈推动。正是因为有这些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才一直涌动着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互联网+产业升级,向我们提出的崭新命题,就是创新。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充分调动,人人参与、人人平等对话的历史契机中,在电影话题和现象电影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点,电影语言、电影叙述系统、电影文本,也要与之与时俱进地发生进步和变化。我们要有信心推动电影不断向新的层次迈进。

今天电影面对互联网,就如同当年默片面对声音、黑白面对彩色、平面面对立体、传统特技面对CG、一般声音面对全景声,我们面对崭新的工具和材料,也面对工具和材料给我们带来的崭新思维。我们有信心发起中国电影语言新形态的塑造和新样式的改革,只有在新的塑造和新的改革当中才能获得电影新的生命力。

第三句话,要认识到电影和观众是骨肉关系。

中国电影实现了12年的全面产业化改革,电影的各项数据和指标都有迅猛提高,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但是电影人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数字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观众赐予我们的。在一个个冰冷数字背后是一颗颗火热的观众的心。电影要感恩观众、电影要在感恩观众的基础上永远和观众保持血肉关系。没有中国观众,就没有中国电影;没有世界观众,就没有世界电影。这个规律无论怎样论证也难以逃脱。

互联网已经进入电影业,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崭新的期待面对互联网给电影带来了什么,希望互联网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观众进入电影院的机会,在线选座、电商售票、网上营销,很多服务模式正在出现。在未来的互联网不断活跃和推进当中,相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形式来方便观众、来满足观众更高、更新的观影需求。

与此同时,电影人也要珍惜互联网加入对观众进入电影院的能量激活。我们要奉献出更多、更好、和观众更加具有血肉关系的电影作品呈现在我们的银幕上。互联网+和产业升级,观众是衣食父母,这是我们讨论电影的一个根本前提。

第四句话,电影正在成为一个崭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

今天论坛聚集了特别多年轻人,在中国电影广阔的界面上也活跃着太多难以数计的年轻人。我在电影局工作了12周年,长期和电影创作人员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自认为已经认识了中国电影界绝大部分创作人员,但是当很多崭新面孔出现时,我仍然感到诧异,有太多的创新性人才、创业性人才和跨界人才正在进入我们的电影业。他们不仅仅来自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专门学科院校,还包括来自北大、清华、哈佛、斯坦福等很多院校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他们正在进入电影业,他们的创意和所形成的工作系统、他们对电影所怀抱的远大理想,都将会有力地改写中国电影的未来。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电影人才强,则中国电影强。当我们看到这些青年人才,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怀抱着对专业的敬畏精神、又怀抱着对规律的突破精神,他们在打破规律性、尊重规律性、冲破规律性、走向可能性的过程当中,做出了这么多创新性动作、创新性思维时,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看到太多的工作室、太多的新型公司、太多崭新的电影个人,正在涌现出对电影无限的激情、智慧与活力,这就是我们创新的平台、创业的平台,为电影的未来提供了足够的信心。

前几天有记者问我,能否用一句话表达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期许,我想到了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一个说法——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头上的星空就是要把电影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只有足够的产业才能支撑足够的创意和智慧,支撑足够的多样化、多类型、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同时,还要牢记心中的道德,当中国成为电影产业大国和产业强国时,我们一定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影文化尊严、电影文化规格,一定要有对世界电影做出中国独特文化贡献的信心和力量,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抵达中国电影光荣的目的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电影新局面

——在青年电影创作人员专题学习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推动发展,进一步明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电影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电影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新作为。

长期以来,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怀抱电影梦想,充分发挥艺术才能,创造了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充分证明我们电影人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的文艺工作者。在这里,我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代表聂辰席部长和童刚副部长,对同志们为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为同志们所取得成就和进步表示真诚的祝贺!

刚闭幕不久的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国上下、社会各界都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电影界各单位、各机构的学习贯彻活动深入进行,我也从媒体上、微信上注意到了广大电影人的积极态度和热烈反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大段话是讲给青年的,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于电影事业来说也是一样,中国电影的未来寄托在青年电影创作者、青年电影工作者身上。这也是这次专门同青年创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的初衷。

下面,我就电影工作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用十九大精神指导电影创作生产、推动电影文化发展繁荣讲几点意见。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党和国家事业各个方面工作都做出了重要部署,各个领域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电影工作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电影工作者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凝聚起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的高度共识和磅礴力量。

第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电影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也是十九大精神的灵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旗帜和方向,内涵十分丰富,构成了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就做好电影工作来说,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明确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的属性定位,明确中国电影作为党的文艺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能,明确电影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的崇高使命,明确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一言以蔽之,电影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对标对表,谋篇布局,埋头苦干,加快发展。

广大电影人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践行党的文艺思想,自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按照十九大确定的目标方向,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写好中国电影的光影华章。

第二,要深刻领会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述,在原来强调的“三个自信”上增加了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中,都把“四个自信”作为重要内容来阐述和强调,其中特别强化了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文化的作用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电影工作高度重视,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重要保障,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战略思维和远大视野是分不开的。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电影展现文化自信,具有独特优势,也具有广阔空间。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要在彰显文化自信上态度更加坚定、更加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广大的电影创作者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取决于电影创作者的学养、涵养、修养。

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要体现在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为新时代鼓与呼;要体现在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体现在发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体现在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在通过电影传达文化自信,同时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发展之路。

第三,要深刻领会电影发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综观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无不是同文化的兴衰紧密相连。比如,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使得以意大利为代表并扩展到欧洲主要国家的绘画、雕塑、歌剧等成为引领当时世界的文艺形式,并发展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英、法、德、俄逐渐成为世界强国,英国戏剧、欧洲文学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二战之后,世界的中心转向美国,美国电影成为了全球最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美国大片成为传美国价值观的有力载体,而且还没有哪一种文化产品和文艺形式就传播力、影响力而言,超过了美国大片所起的作用。

从中国电影自身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把发展电影事业作为重要战略,迅速构建起电影创作生产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发行放映体系,中国电影年观影人次最高曾达到293亿,许多经典作品流传后世,为教育引导人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迈入了新时代,中央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全面部署,电影更应该发挥独特优势和独特作用。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电影成为文化产业中的引领性产业,成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形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是中国电影人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明确新时代电影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繁荣取得了实质性巨大突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和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亮点,确定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舞台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新的历史方位。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