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建设主题材料汇编(6篇)
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为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优化政治环境,结合基层政治生态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方案。但由于一些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不强,所以在当前的基层政治管理和生态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基层政治生态建设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一、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相关工作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可以说其是当前党在农村社会生存发展中的主要环境和状态,与农村的基层党内政治文化内容有效结合,关注党内的政治生活,更好地反映基层党建的实际情况,避免其影响农村基层党员的价值取向,或者是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为政行为。因此,需要强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解决执政中的基本问题,提高基层党建人员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基层组织并不重视对基层政治生态的建设,所以在基层政治建设中,其结构功能失调,并且在基层政治构架上还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基层政治生态本身的价值没有在相关的工作中有效体现出来。在此背景下,需要对基层的政治生态结构进行优化,结合当前的政治体系结构情况,不断增强基层政治体系本身的渗透力,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对此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政治生态建设不仅是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等内容的综合反映,更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党员干部本身的价值取向及政治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地区的政治生态环境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就会对党的形象带来严重的损害,这就需要加强对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政治生态不仅是政党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影响着全体党员在社会发展中的健康成长,所以需要加强对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力度,完善建设方案,结合当前党员的实际情况,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流程,及时发现问题,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稳定开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二、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问题
(一)党员干部信念不坚定。基层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会影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质量,但是,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信念不坚定,纪律涣散,政治意识非常淡薄。
(二)未能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积极发挥群众在改革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工作中,不少党员干部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更没密切联系群众,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还有一些党员疏远百姓,没有深入群众,导致工作的形式化。
(三)相关体系不够健全。基层政府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但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基层部门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更没有完善的选人用人体系,选人导致用人机制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政治生态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作风建设力度不强。在和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认为当前的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以及工作作风是比较务实的,其认可度也非常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说明了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展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深化。
同时,在此背景下,基层的党风政风正在发生明显好转,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重视,更好地解决脱离群众、好大喜功和好高骛远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作风问题,并且其中还存在缺乏担当、为官不为、贪图享受和纪律松弛等行为,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重要的是,这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三类党性党风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不仅会影响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会增加他们的工作压力,并且这些作风问题本身具有顽固性以及反复性,需要加强作风建设的力度。
三、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中的措施
(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在开展此工作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相关的建设工作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才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好其中的原则,明确其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金钱物欲面前,一定要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在不同思潮面前,做到立场坚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党员干部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知信行”的统一,才可以保证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有效性,不会让其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为时,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思想,明确其科学的内涵和精髓,积极开展相关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基层党员全面理解和适应新常态,结合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拓宽领导干部的思路,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在教育中的带头示范作用,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在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工作作风。
(二)建立完善的用人体系,提高政治生态理念。新时期,要加强对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借助基层领导干部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创新党政人员选拔方式,打破过去“领导认定”这种选人用人模式,不断扩大社会舆论的影响范围。在对基层用人选人模式上,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作用,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干部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质量,优化抉择流程,保证公开化、透明化,实现对选拔内容的综合管理,提高基层干部选拔和聘用过程的开放性,及时将不同的干部人事管理和实践性做法融入其中。在完善基层选人用人责任机制时,还需要做好用人部门的考察职责等工作,落实职责连带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责任机制。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人员聘用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追责。严格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让其树立新的基层政治生态理念,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
(三)保证群众路线的合理性,实现生态建设。为确保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台相关政策前,应先征求群众的意愿,并且在审定的过程中听取各方意见,执行过程中接受各方的监督机制,积极完善党务和政务等公开制度,不断创新运用政务微博平台等全新方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过程中,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以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积极做好调研工作。结合《县委常委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对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发挥群众在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干部“进企下村”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此外,积极做好扶贫等工作,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中的教育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获取更多的经验,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体系为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由于政治生态环境是党建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所以在确定各项基本路线后,需要对政治生态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实现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合理应用,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合理化配置。
(四)积极发挥专责作用,加强日常监督。当前,各基层组织加强了对党内监督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政治生态建设的质量,完善了相关的监督机制,积极发挥了专责的作用。此外,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调整。同时,积极发挥日常监督的作用,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实现“三个区分开来”,加强对“四种形态”的有效应用。在实践活动中,以“四种形态”改善政治生态,对问题进行处理时,以纪律为尺子,综合应用多种处理手段。坚持执纪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育的警示作用,从而实现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统一,为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
(五)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公开透明化。基层组织虽能认识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突出标本兼治的特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对党内政治生活情况的综合性监督。实现公开透明化,在选人和用人上,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原则,打破选人用人的权力垄断等操作,完善责任机制,对其多个方面进行考察,明确选人用人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推动良好选人和用人政治生态的形成,通过激励、奖惩等制度,对党内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开展反腐工作,对其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整合。这种方式能够不断强化监督执纪的效果,加强对不同资源的应用,结合典型的问题,对政治生态建设中的困境进行综合性解剖。通过对此内容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完善奖惩制度,为日后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实现对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内容的整合,优化其流程,积极开展政治生态建设活动,发挥领导在其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
(六)明确政治生态客观状况的正确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得到了明显好转,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违背党的政治纪律以及政治规矩的危害性,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在对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进行分析时,发现这种情况依然非常严峻和复杂,“四风”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党的建设。因此,在此背景下,需要明确政治生态客观状态,对其进行正确选择,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采取措施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四个伟大”提供更多的条件,促进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进程。
(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其中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并且党员干部还需要积极转变作风,一定要讲党性,重品德,并且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规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其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中,积极发挥不同家庭教育在其中的基础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立家规”和“树家风”等活动,主要目的是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文明环境。最后,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采取措施构建从小学到大学衔接紧密和科学的德育机制,加强对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视,实现对互联网平台的综合性监管,防止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内容的传播。此外,还要激发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其中的正能量,积极发挥榜样在工作中的典型示范作用,并且还可以通过典型引导和先进示范,让基层干部认识到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道德素质。
(八)多角度着手,对准懒政亮剑。要想加强对基层政治工作的建设,需要治理其中的“微腐败”“懒政”等现象,保证标本兼治。首先,要求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在源头上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需要制定和落实召回问责制度,地方党委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对基层干部的思想状态进行监督,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建立基层办事流程化监督体系。其次,如果发现了不作为和乱作为等现象,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理,加强对被问责领导的培训,在培训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岗位调整,让基层政治生态更加合理,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保证相关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建立基础用人的导向机制。在对此机制进行构建时,需要坚持以德为先,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差异性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基层干部业绩的全面考核,在保障考核公平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对贪腐问题的监督管理。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在治理基层贪腐等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效果。最后,在对中老年干部懒政怠政行为进行处理时,可以综合考虑弹性离退休制度,一定要在法规允许的范围中,由各级党委研究决定,对于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优秀干部要善意挽留,没有达到退休年龄并且不作为的干部需要让其退休,减少不作为等现象的发生,强化基层政治建设的有效性,进而让基层政治生态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