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乡村振兴主题理论文章汇编(12篇)

|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关键是推动发展目标的转向、战略任务和投入重点的转移以及工作体系、政策体系的转型和完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一重要科学判断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全面看待和深刻理解“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关键是推动发展目标的转向、战略任务和投入重点的转移以及工作体系、政策体系的转型和完善,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投入、体制和政策保障。

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要将“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新发展阶段,无论是较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把“三农”发展目标转移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来。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尽快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诸多领域。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乡村产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建立防止返贫和新致贫长效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核心内容。作为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与脱贫攻坚相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持久战。从脱贫攻坚战转向乡村振兴持久战,需要做好长远全局谋划,强化资金、人才等投入保障,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和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在人才保障上,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下乡、农民工返乡和城镇居民回乡,做好农村干部、经营主体、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为农村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减贫工作体系,形成了包括组织领导、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监督、考核评估等在内的制度体系。推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需要认真总结并借鉴脱贫攻坚中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建立一个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新的工作体系。要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和分工,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乡村振兴绩效评价、考核和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全面扎实推进。

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还应推动政策体系的完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当前,要对现行的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其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估,按照其性质实行分类处置,逐步将现有的扶贫政策分类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下统一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村支持政策、欠发达地区政策和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提醒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不能因为脱贫攻坚取得成功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而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进程、节奏和质量,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全面振兴乃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的进程和质量。

实现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重点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要同步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继续精准施策。另一方面,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主要是继续对脱贫地区开展产业帮扶,尽快清理并明晰产业扶贫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权属,并根据具体情况补齐产业扶贫项目的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继续推进并持续优化扶贫车间和公益岗位的优惠政策;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兜底保障方面的工作,保障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保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平稳。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好过渡期机制、政策和工作衔接的计划。事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帮扶工作和政策,在没有确定具体的接续方式之前要继续保持,防止在没有准备好的条件下贸然停止。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对于要退出的政策要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和应对预案,对于需要调整的政策要先期做好试点和方案,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就一定能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创新思路措施,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亮点,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

创建孵化基地,打造扶志扶智新模式。充分利用“管理干部学院实践教研基地”和“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平台优势,深度做实“党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章,特别是把缺技术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作为培训重点,努力实现“培养一名村支书,造福一个村;培养一名学员,带动一个家庭;培养一名能人,带活一项产业;培养一名党员,带富一方山水”的“火种效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8年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xx年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2020年获评全省第一批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典型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党建研究》等推介。

坚持产业带动,建立稳定脱贫新路径。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性工程,按照“四跟四走”原则,大力创建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群众自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的“三带一自”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企业带动、电商加盟、学校扶智、乡村主抓、群众主力的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形成“产业扶贫特色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的《xx》、省小康办主办的《xx》刊发推介。

深化“互联网+”,构建社会扶贫新格局。全力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工作体系,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爱心人士xxxxx人,注册贫困户xxxxx人,对接成功xxxxx次,着力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新格局。xxxx年获评“中国社会扶贫网·点赞我的爱心帮扶优秀组织奖”,xxxx年被评为全省“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工作举措,建立金融扶贫新机制。大力推行小额扶贫贷款,探索实施委托企业、融资平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帮扶模式,建立深化利益联结机制。xxxx年来,贫困人口评级授信xxx,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x.xx亿元,xxxx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产业,户均年增收达xxxx元以上,帮扶带动x.x万余名贫困对象增收脱贫,获评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先进县。建好发展平台,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子。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早布局建设一批重要开放通关平台。建成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暨公路口岸,引进中农批物流项目建设,深化“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打造果蔬集中交易、集中验放新平台,为周边县区甚至全省农副产品增值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创造良好基础。全县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基地xxx个、万亩以上农业基地xx个,完成万亩供港蔬菜基地等xx个出口备案蔬菜基地和加工企业认定,其中“菜篮子”基地xx个;发展种植xx亩以上大户xxx余户;发展重点公益林xxx.xx万亩;在xx个贫困村建设光伏发电站,群众收益可达xxx.x万元。同时,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农民持续致富创造了优越条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再铸辉煌。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