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铭记历史、弘扬传统、圆梦中华”主题征文

|   

 

弘扬抗战精神,致力民族复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中国人民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抗日战争所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概括抗战精神的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抗战精神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列强的欺凌下饱经苦难,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然而在古老民族孱弱不堪的躯体中,始终隐藏着不屈的灵魂,沸腾着抗争的血液。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华夏大地,中华民族被逼至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前赴后继,为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出来,举国上下用血肉筑起一座抵御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超越民族、阶级、党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广大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为了祖国,“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为了祖国,海外侨胞积极捐款捐物,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参军参战,华侨飞行员血洒祖国长空。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民族气节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质。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毅然将日军引上狼牙山棋盘坨峰顶绝路,子弹打光,用石块还击,最后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42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誓言。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和英雄辈出的民族。抗战时期,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残暴杀戮,中华儿女无所畏惧,以血肉之躯保卫神圣的家园,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路军第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