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年宜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宜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宜兴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陈寿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宜兴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2020年是宜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共宜兴市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宜兴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新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亿元、可比价增长4.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6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5.2%。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众志成城抓好疫情防控。高效有序处置应对。第一时间成立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搭建起分工明确、多级联动、响应及时的组织架构。强化入宜通道管控,检查车辆24.7万辆次、人员45.9万人次。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排摸及核查重点人员近8万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253人。3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5名医护人员及40名养老服务人员紧急驰援湖北,圆满实现“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4位同志、2家单位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表彰。精准助力复工复产。开发启用政企通、返宜通平台,提供“点对点”包车服务,实现外来员工快速返宜。向企业免费发放口罩、防护服等物资600余万件,为1.1万名返岗职工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和推动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兑现各类奖扶资金13.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1.3亿元。平稳有序推进学校复学复课。常态防控巩固成果。坚持人物同防,闭环落实中高风险地区来宜人员健康管理要求,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建成11个标准化发热门诊和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完善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调度机制,常态抓好医院、学校、车站、商场等重点场所防控,慎终如始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 ——持续发力推进产业强市。项目带动不断强化。健全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3只省级、53只无锡市级、176只宜兴本级重大项目高效实施,中环领先12英寸大硅片生产线顺利投产,阳羡溪山小镇中心对外开放、窑湖小镇“三中心三酒店”形态初显,大拈花湾项目正式开工,碧迪医疗一期、博砚电子光刻胶等22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0只、其中超10亿元14只,先科半导体电子信息材料、太湖凤凰山康养谷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企业发展稳中向好。新增“四上企业”521家。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增幅达10.8%、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个百分点。税收贡献超亿元企业达18家、同比增加2家。远东控股、三木集团等5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我市首家准独角兽企业帝科股份登陆创业板,中辰电缆成功过会。天鸟高新、俊知技术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沪宁钢机荣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江南电缆、中超控股等企业6个产品获首批“江苏精品”认证。47家企业入选省星级上云企业名单。产业质效稳步提高。规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3.1%、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1%、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8.9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在银浆、光伏电池组件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企业超30家。电线电缆、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项目184只。服务业投资增长14.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6.2%。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发放3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撬动直接消费1.26亿元,助力服务业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编制宜南山区保护与开发管控规划,在建亿元以上文旅项目52只。西渚白塔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增高标准农田3.4万亩、无锡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9.3%,生猪存栏和出栏地产任务顺利完成,“米袋子”“菜篮子”稳定供应。万石镇上榜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2个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获评宜兴红(茶)省级特色农产品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