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勤俭:奋力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01021)
|
奋力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娄勤俭
2020年10月21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6年1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我们保护长江生态、焕发母亲河生机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聚焦“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长江江苏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年来扎实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沿江及全省在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的同时,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必须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放在首位
江苏依江发展、因江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沉重代价。长江病实质是发展之病,根子在发展理念。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在深学深悟中纠正片面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筑牢全省推动长江大保护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刻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解决政绩观中存在的问题。长江经济带既是经济带又是生态带,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带,为母亲河“治病”非常重要、十分紧迫,绝不能再欠生态账、吃子孙饭,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五年来省级财政用于相关长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资金1300多亿元。率先在全国建立高质量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注重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指挥棒,坚决扭转一些地方和干部“重发展轻保护”“重增长轻治污”,甚至“以环境换增长”的政绩观偏差,推动发展思路加快向“靠江护江”转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反复强调全省上下要保持高度定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不为指标波动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不为外部议论所困惑,敢于舍沉舟、弃病树,坚定不移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刻认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切实解决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问题。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核心是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全省上下兴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有没有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满足于过去经验做法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等“九个有没有”,以及为什么江苏化工产业还有如此多的低端环节、为什么整治危险污染小化工的杂音还如此多等“六个为什么”,用发展中的深刻教训警醒干部,切实纠正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的思想,坚决摆脱自觉不自觉就陷入粗放发展的路径依赖,着力解决探索绿色发展新路“不想”“不愿”“不会”的问题,更加自觉地遵循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深刻认识“把握五个关系”的系统性要求,切实解决治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必须改变过去碎片化、局部性、应急性的治理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规律把握。省委明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仅仅限于沿江八市,而是要把省域全境一体纳入;不能单纯讲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而是要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交通建设统筹起来;不能光靠政府推动,而是要把企业责任、社会参与结合起来;既要下好“全省一盘棋”,还要服务“全国一盘棋”。2018年5月,省委组织沿江八市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江苏段进行全程考察,并召开工作推进会,此后每半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突出问题导向,推动长江大保护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加快修复长江生态
推进长江大保护,必须牢牢把握修复长江生态这个压倒性任务,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整体治理与重点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目前沿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PM2.5年均浓度“六连降”,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江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