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合国家政策对xx社现实困境以及举措建议的田野调查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我国疆域辽阔,农村地区较多,乡村基层治理手段相对落后,农民思想较为传统保守,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帮助乡村经济寻找振兴之路,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有中国人,或是生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认识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以往的民族经济研究和行政管理研究对于村庄的关注,主要是在总体性的统计和对策方面,鲜有对某一村庄的专注系统调查,所以从小处做起,将村庄调查作为根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xx自治区xx市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位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xx平原和xx草原上,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碰撞融合的地带。xxxx市xx村xx社是位于xx湖畔上的一个小村落。自xx世纪xx年代建村以来,国家政策的变化带动了当地农民生计模式和社会生活的转变,即种植业一直占主要地位不变,渔业逐渐消退直至消亡,畜牧业的规模有所扩大,养殖畜禽的功能变少,种类减少。xx村全体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和创造着真正的历史,以xx村为代表的广大中国边远地区村庄的光辉历史,深深印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我们既要看到xx旅游业的蒸蒸日上,也要把目光聚焦于发展相对缓慢、生活贫困的普通百姓上。
1.历史与现今:小村的变迁
1.1基本情况
xx村是xxxx市xx前旗xx镇下辖村庄,紧靠xx。村庄现有耕地xxxxx亩(x亩约等于xxxmx,下同),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向日葵、玉米等。位于xx灌区中的xx灌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气候、自然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地土壤盐渍化现象比较严重。
xx镇xx村以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农业与畜牧业混合发展,但以农业为主,历史上曾发展过渔业,但由于多方面因素,渔业已不再发展。截至xxxx年的统计数据,该村辖下xx个村民小组(xx个自然村),户籍xxxx户,人口xxxx人,其中常住户数xxx户、xxxx人,人均承包土地面积为x~xx亩。全村牲畜存栏羊xxxxx余只、牛xxx余头、猪xxx余头、鸡鸭若干。
以上为xx村的基本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xx村下辖的xx。作为一个人口较少,位置偏僻的小村,群众的生活情况和需求似乎鲜有人关注。xx村民在时代的浪潮下,努力追赶着集体的脚步,难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关注并给予支持。xx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偏远地区落后农村的缩影。本文立足于xx村xx国家政策下的基本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历史变迁,分析xx现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旗政府、村委会治理农村提供新思路。
1.2国家政策下的经济变迁
1.2.1初建村社——集体化时期
xx建于19xx年,正值集体化时期。据受访者xx老人回忆,那个时期村内村民劳动记公分,靠公分挣钱,正劳力(青壮年)记的公分较多。国家制定指标,农民上交任务粮、公粮,同时还要缴纳相应的农业税。“咱村的村民忠厚老实,勤劳能干,在集体化时期,小队经常出色地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在全树林子乡都数一数二。”受访者xx作为村子里年老的长辈,骄傲地向笔者述说了这段往事。集体化时期,原先只有xx村大队有一个供销社,19xx年左右,数量逐渐增加,一个大队建了一个供销社,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