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调研报告
近日,xx、xx自治区民宗委、xx自治区社科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机关、学校,探寻xx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尊重包容:各族儿女亲如一家
“我们家由xx个民族组成,xx口人,四代同堂。”在xx,村民xx说起自己的大家庭,脸上洋溢着幸福。要是赶上各民族的节日,一家人身着各自民族盛装共庆佳节,好不热闹。
无独有偶,在xx村,“全国五好文明家庭”xx一家也聚齐了x个民族。“我们家各族成员相亲相爱,其乐融融。”xx笑着说,“我们隔三岔五搞一搞家庭聚会,餐桌上可谓‘群菜荟萃’:xx大伙争相露一手厨艺,共品美味佳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xxx的生命线、幸福线。”xx民宗委负责人介绍,xx生活着xx等xx个世居民族和其他xx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xx%,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达xxx多万个。尊重包容、以诚相待,是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诀,也是xx民族团结进步的写照。
xx村,原是xx同胞世居地,后来有xx处xx地区和库区的村民陆续搬迁进来,成为xx个民族杂居的大村落。“多年前,从xx区搬迁来时,我们连田都不会种,多亏xx老大哥手把手教,我们学会了犁田耕地、挖坑种蔗,近年还学会了科学种果。”xx抚今追昔,“现在我家种植砂糖橘,卖果年收入达xx多万元,日子好着哩!”
在xx,xx自由恋爱通婚,成为一段佳话。“我们互相尊重,相互包容,育有一双儿女,家庭年收入xx多万元,很幸福。”xx喜滋滋地说。
xx各地纷纷效仿xx村,以“六联六促”模式推进民族工作:屯务联管,促进文明新风建设;生产联营,促进群众脱贫奔小康;文艺联演,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婚嫁联姻,促进民族感情相通;治安联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品牌联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xx社区是xx市xx县“千家x寨·万户x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最大的安置点,居住着xxxx余户近xxxx名xxx同胞,他们曾散居在缺水缺地的大山里,收入微薄,世代贫穷,如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作为x族的一个支系,xxx是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族群。”xx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xxx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x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
xxxx年x月,xx县启动总投资x亿元的“千家x寨·万户x乡”项目,规划x个集中安置点,安置xxx群众xxxx户约xx万人。xxx群众告别深山茅草屋,搬进位于县城附近的“小别墅”。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曾是xx深度贫困地区xx区的真实写照。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十三五”期间,xx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xx万人得以挪出“穷窝”,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同胞一道,携手奔向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xx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xx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xxx%实现通高速公路,行政村xxx%通广电光纤;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x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xxxx—xxxx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xxxx亿元,占全区的xx%,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xx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地制宜,成立了xx个自治县、x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和xx个民族乡,保障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各地建立了xxxx多个“民族之家”和服务中心,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xx社区地处火车站繁华区域,是流动人口汇集地,辖区内xx族等xx多民族同胞和睦共处,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