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等工作调研报告(2篇)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
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进一步地指出:“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是‘十二个必须’。”这“十二个必须”把“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列入在内,可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靠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历程,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特别是重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光荣传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项工作又翻开了崭新的历史一页。
随着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往前推进,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象范畴、社会地位、思想特点、时代价值、实践路径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的”。关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问题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推动统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高校积极响应、统筹谋划,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完善运行机制。xxx指出,高校在职能机构设置、党外代表人士监督、参政议政、人才选拔任用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二是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金更兴指出,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总体上存在重业务能力、轻思想建设的倾向。三是要加强统战工作力量。xx指出,高校统战工作较普遍存在人员少,不稳定、设备、场地、经费等不足的问题。四是要创新统战工作方式。王莉、濮志峰指出,在互联网普遍应用的当下,传统的以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统战工作需求,亟须工作方式的创新等等。上述的研究成果为本问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客观地说,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的体系、内容、方法及视野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拓展的空间。基于此本文想从感性的阐述转向理性分析、从单个领域转向整体系统、并力争从着眼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突出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上做文章,对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予以如下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了新的特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便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乎高校统一战线基础问题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机会接近民族伟大复兴。在历史的关键期,我们更需要广纳贤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等院校与其他科研单位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之地,是重点统战对象的重要源泉和基础。这基础性地位是由其自身情况决定的:
首先,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巨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历经“十一五”之后的快速发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得到了很大增长。截至20xx年底,国家统计局抽样百分之一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者超过x.x亿人,具体数字为xxxxx万人;而“高等学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传统领域和重要阵地,截至20xx年,全国xxx.x万高校专任教师中,xx.x%是党外知识分子”。
其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知识水平高、民主观念强、社会影响力大等优势。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种种现象、种种困惑、种种问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往往能够结合他们的高学历和专业理论的优势,以专家身份、学者身份进行解说。因此充分利用党外知识分子的这一优势,发挥党外人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助推统战宣传工作,有利于把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我党的周围,从而巩固并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
最后,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较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着丰富的国内外关系、有着来源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背景。这就决定了高校党外分子的实际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分子本身。因此,做好高校统战工作,能让党外知识分子在纷纭复杂的价值观中,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认同感,从而在政治、文化与社会风气中,充分施展其“领头羊”作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关乎高校建设发展问题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在20xx年公布了“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为党外知识分子施展才学、实现抱负提供了重要历史性机遇。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投身于“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其一,大多数的党外知识分子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并积极建言献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发展性问题,能够持理性温和的态度。党外知识分子在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见证改革开放后成长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责任自觉。
其二,党外知识分子知识水平较高、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较好,且通常拥有较高的学历。党外知识分子很多人具有博士学位,对本专业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尤其是xx后的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对前沿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更加了解,符合“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要求。
其三,党外知识分子竞争意识很强,渴求得到表现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抱负的机遇。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他们当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更加渴望自由平等,希望用自身实力实现个人抱负。
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把党外知识分子力量聚焦到高校自身建设发展上面,直接关乎高校自身建设发展。
(三)关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产业分工的精细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中出现有了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凸显出加强高校知识分子工作,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紧迫性。
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增强。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资源更多集中于体制之内,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属于单位人,社会人因素少些,独立性相应也少。自19xx年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到现在,已有xx年的时间,我国体制机制改革,使社会充满活力,社会资源不断丰富,促使党外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多元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知识分子队伍中的思想观念愈来愈复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自我与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了少数“意见先驱”“公知”,但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不可小觑,令人瞩目。“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抬头,有的甚至丧失理想信念,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缺乏社会责任感。少数人在政治上出现了同党和政府疏远疏离的倾向,个别人甚至同党和政府离心离德”。
高校是思想意识传播的敏感之地,作为身处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同样具有以上新特点。这就决定了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关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通过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让全体成员自觉识别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