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示范区)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走笔
2021-12-09
“整顿软弱涣散村,讲的是政治、为的是群众、促的是发展,这次能从机关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虽苦犹荣,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12月1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主任科员陈海峰满怀信心地说。作为一名曾经在部队服役14年的转业干部,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始终保持着有召必应的军人本色,在前不久安阳县(示范区)召开的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中,陈海峰率先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入村任职。
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导向,安阳县(示范区)按照省、市要求,把一批经验丰富的机关退职干部纳入选派第一书记范畴。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中,安阳县(示范区)按照部门职能对应、专业特长相适、优势资源互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从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利、交通运输、医疗保障、教育等涉农惠农部门选派退出领导岗位的同志入村任职。“与以往的驻村第一书记相比,退职干部看问题站位更高、事情考虑更远、工作方法更多样、可协调的资源更多元。”安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永建说。
截至目前,14名县直机关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已全部走马上任驻村第一书记。
被选派到安阳县北郭乡邓庄村任职的路学静曾经在北郭乡政府工作过8年,自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积极熟悉村情。路学静介绍:“邓庄村地处全县最东部,远离市区,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整顿任务相对较重。”作为一名既熟悉乡村振兴政策又了解农村基层情况的干部,路学静决心从新建村室、打造交通环线两项工作入手,大刀阔斧地对邓庄村进行整治提升。
入村一个多月,新安装建路灯30余盏、为村里的小学争取建设资金40多万元。这是县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李军到瓦店乡西路村任职后交上的第一份答卷。他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在新岗位迅速打开局面。
县委组织部科级干部杨广玉到辛村镇辛村集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后,针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到位的症结,走访党员群众,动员4个村民小组200余人开展“大扫街、大清理”活动,干部群众热情高涨,村容村貌很快焕然一新。结合辛村集村地处镇区交通便利的特点,杨广玉协调职能部门向省、市申请了柏油路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评审。“有了事业心,才能提起精气神。”杨广玉干劲十足地说,“我计划在道路提升的基础上对村里的破旧院落、残垣断壁进行整治,实现整体提升,早日摘掉软弱涣散这顶帽子。”
选派退职领导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是优化驻村帮扶模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下一步,安阳县(示范区)将完善“选育管用”长效机制,激励广大退职干部再燃激情、再攀高峰,争做不断向上的“常青藤”,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留下奋斗身影。
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走笔
2021-12-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源头文化,与河洛、关中、齐鲁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共同构成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东是河湟文化的核心区、发祥地和承载区,市域内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深挖特色文化资源,以创新激发活力,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政策制度日趋完善 工作机构逐步建立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海东市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法规,及时制定出台青海省首部《河湟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纳入本地区法治化管理体系,作为《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条例》明确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将河湟文化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创建为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
市县区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专家评审委员会,定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协调推动工作;市级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督导领导小组,由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具体业务,按照“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构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高标准体系。其中《海东市推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出台,对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藏绣、回绣、河湟刺绣等进行目标定位,明确发展内容、步骤、重点项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
名录体系逐步健全 阵地建设不断加快
目前,海东市不断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项,占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25%,遥居全省地市级榜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226项、县级133项,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建成较为健全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展馆建设纳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建成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各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设立传习所(馆)38个,认定市级及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43名,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发行花儿专辑60余本。河湟文化研究院、河湟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创办发行《河湟人文》杂志,编纂出版《河湟民族文化丛书》书籍,以文字形式记载宣传了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采取文字、语音与视频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洪水火龙舞、黄河灯阵、土族文化等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为陆续建立四级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探索了新路径。
宣传推介不断丰富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在举办、承办大型文化商贸展会及文化和遗产日前后,海东连续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展演以及河湟文化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腊八民俗、九曲黄河灯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大网站、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扩大了海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县区举办的社火、庙会、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提供了重要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城乡节日文化生活。民族传统工艺撒拉族口弦制作技术、藏族唐卡——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及相关产品亮相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观众客商的眼球,展现了民族文化魅力。
同时,借助传统的民族民间节日、民俗节庆活动,并开通线上地方年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项目展播,举办抖音、快手线上活动,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
央视《魅力中国城》将青海拉面、青绣、青稞酒酿造技艺、河湟富硒宴、黄河石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它特色文化项目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了推介推广,提升了河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业态跨界合作发展 产业融合方兴未艾
鼓励特色产业走品牌化、特色化和转型升级之路,近年来,海东举办青绣大赛、青绣论坛,打造拉面小镇,举办拉面文化节,相关产业规模初显效应。
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建设、重点项目规划布局中,重点展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突出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创建A级旅游景区28处(其中5A级1处),形成以互助县丹麻镇土族花儿会、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团结村撒拉族婚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的特色村落67处,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三川宴席、盘绣产品、特色歌舞表演深受游客青睐,已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优秀案例。
决战脱贫聚焦发力携手共促民族团结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成立,公司位于互助土族县扶贫产业园,近年来,公司以独特的土族盘绣为切入点,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族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努力做大非物质文化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公司法人苏晓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素隆姑辐射带动了当地1.5万人参与刺绣手工艺品制作,其中贫困户460余人,平均每人年增收2万余元。同时,给贫困户增设商品销售门店,引导贫困户经商做买卖,月增收3000元至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