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人民日报素材选粹汇编(43篇)

|   

人民日报素材选粹汇编(43篇)

目录

1. 救助靠前一步 政策更有温度(暖闻热评) 4

2. 信息共享加速 患者诊疗减负(暖闻热评) 7

3. 让学生在课间“动起来”(暖闻热评) 10

4. 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实现新突破(暖闻热评) 13

5. 增强信心 激发活力(暖闻热评) 16

6. 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暖闻热评) 19

7. 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暖闻热评) 22

8. “大家的事”需要大家办(暖闻热评) 25

9. 乐教爱生 甘于奉献(暖闻热评) 28

10. 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暖闻热评) 31

11. 让夜经济释放持久热度(暖闻热评) 34

12. 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作用(暖闻热评) 37

13. 让千年瑰宝重焕光彩(暖闻热评) 40

14. 托举每一个向上的梦想(暖闻热评) 43

15. 让志愿服务照亮美好生活(暖闻热评) 46

16. 从战胜挫折中汲取成长养分(暖闻热评) 49

17. 反诈有力,保护网织密(暖闻热评) 52

18. 让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生活(暖闻热评) 55

19. 办好小食堂,托举大民生(暖闻热评) 58

20. 银龄讲学 余霞满天(暖闻热评) 61

21. “一呼一应”彰显为民初心(暖闻热评) 64

22. 让留守儿童的童年更美好(暖闻热评) 66

23. 多一分体谅 生一分清凉(暖闻热评) 68

24. 立足岗位,竭诚为民(暖闻热评) 71

25. 为航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能量(暖闻热评) 73

26. 在乡村播撒阅读的种子(暖闻热评) 76

27. 紧握人生出彩机会(暖闻热评) 78

28. 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暖闻热评) 81

29. 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暖闻热评) 83

30. 广袤乡村也是成才舞台(暖闻热评) 86

31. 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暖闻热评) 88

32. 旅行“欠条”彰显暖心服务(暖闻热评) 91

33. 充分保障育儿妇女就业权利(暖闻热评) 93

34.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暖闻热评) 96

35. 为身残志坚者引路鼓劲(暖闻热评) 98

36. 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暖闻热评) 101

37. 服务不打烊 延时暖人心(暖闻热评) 103

38. 让外来建设者增强归属感(暖闻热评) 106

39. 青春当与时代同频共振(暖闻热评) 108

40. 激发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暖闻热评) 111

41.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暖闻热评) 114

42. 大山深处“守桥人”(暖闻热评) 116

43. 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暖闻热评) 119

救助靠前一步 政策更有温度(暖闻热评)

 

【事件】在江西省峡江县,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巴邱镇一名二级肢体残疾人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2万元,第一时间将这条信息反馈给乡镇开展摸底排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瞿靖镇,一名居民看病住院已经自付费用4万多元,乡镇工作人员收到医保局数据推送后,第一时间开展了家庭经济核对和入户核查。经核实后,两名居民都被纳入了低保保障范围,获得了临时救助。广袤大地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折射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变化。

【点评】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现实中,需要兜底保障的人群往往是社会的困弱群体,如孤儿、低保特困人员、残障人士等,他们中不少人缺乏求助意识、求助能力。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既要有无微不至的政策关怀,也离不开便捷畅通的触达渠道。靠前一步,在基层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运用各种方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才能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得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在山东省无棣县,一名智力三级残疾人的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基本生活保障存在困难。基层人员走访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民政部门经核实为其按照“单人户”申请了低保。在江西省上饶市,一名低保对象的女儿还在读小学,当地便帮其申请了教育资助等专项救助。健全服务机制,到困难群众的生活中去,不仅能发现监测平台可能忽略的细节,也能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贴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是态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当前,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归集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为民生兜底保障筑起了数据底座。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跨部门信息比对,实时监测发现低收入人口的困难风险,分类处置预警信息,能有效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从人工收集到大数据技术赋能,救助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消除救助保障盲区、有效推进精准救助,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政策温度。2021年以来,福建省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找出90万条疑似困难群众数据,累计排查疑似困难群众128万人次;江西省今年以来主动摸排46.45万人次,通过摸排纳入低保3.16万人;山东省健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建成包括1900余万条信息的山东社会救助对象数据库……实践证明,更加主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完善“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模式,就能不断织密困难群体的保障网,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暖心政策惠及每个有需要的人,为其纾生活之困、解燃眉之急,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提升。


 

信息共享加速 患者诊疗减负(暖闻热评)

 

【关键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事件】《“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开展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有序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省域内的互通共享,浙江省共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互认,累计互认数量超过3000万项次,直接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1亿元;福建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已经接入了243家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让群众看病少做重复检查、减少诊疗支出。

【点评】

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后,换一家医院就诊,还要重新检查,既费时又费钱。由于技术、质量安全等原因,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重复检查检验成为不少患者的烦心事。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既可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群众获得感。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前提是检查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医院存在检查检验项目编码、标准、质控水平不一等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当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提出各级质控组织应当定期规范开展质量评价工作,推动本地区医疗机构提升检查检验质量。在此基础上,多地医院进一步明确了检查检验互认的项目清单,为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夯实了基础。

在统一技术标准、质控标准的前提下,还要解决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快打破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据统计,目前已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如今,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实现省内共享调阅,保障了检查检验结果的时效性。不断夯实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让信息流通代替群众跑腿,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医疗服务,关乎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到多地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再到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问诊、药品配送等服务,人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便民就医从“有”到“优”,看病就医更便捷、群众更舒心。也要看到,不同地区之间医疗水平仍有差异,号源紧张、就医等待时间过长、医院周边交通堵塞等问题依然影响着群众的就医体验。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仍任重道远,还需精准施策、常抓不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在要求。期待更多暖心举措落地,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均等化、诊疗服务规范化,让群众看病更舒心、健康更有保障,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让学生在课间“动起来”(暖闻热评)

 

【关键词】课间十分钟

【事件】在天津市,宝坻区双站路小学每遇高温、雨雪等天气,便在课间开展十分钟室内操活动;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以课桌舞、“小小贪吃蛇”等集体游戏为抓手,增强课间活动趣味性;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因地制宜,把跳绳作为学生的主要课余运动项目。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中小学校因地制宜丰富课间活动内容,让课间更热闹,让学生更欢乐。

【点评】

“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充满欢声笑语的课间活动,是不少人的温暖回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课间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保障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班级教室设置游戏角,飞行棋、自制古诗卡等益智类小游戏多种多样;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教学楼每层都布置了科学互动角,“发电轮”“音乐喷泉”等十几个交互式科技项目在课间对同学们开放。这些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帮助学生们在紧张专注的课堂学习之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更好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校园生活的适度“留白”,也有着知识学习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在运动游戏中锻炼身体,在谈天说地中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在自由玩耍中培养默契、增进友情,短短的十分钟,给了孩子们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结交朋友和探索世界的宝贵机会。

确保课间生动活泼又安全有序,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提出,学校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有充足活动时间,已经有教育部门对占用课间时间讲课、限制学生课间自由活动的情况进行排查,并督促整改。加强监管,引导中小学校正视学生课间活动需求,落实管理责任,才能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课间休息的时光。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