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甘肃是全国寒旱农业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较早提出和发展寒旱农业的省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寒旱农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按照省党代会部署要求,要进一步精准施策,加快形成甘肃寒旱农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提升全省农业竞争力。
科学部署寒旱农业的区域布局。甘肃的寒旱区可以分成三个典型区域:高原阴湿区,包括甘南、临夏和陇南的部分地区,约有近7万平方公里;干旱和半干旱区,有11.3万平方公里,其中陇东陇中地区是核心区;寒旱并存区,即河西走廊,有31.63万平方公里。总体布局思路是:在高原阴湿区主要发展高原牛羊、青稞、藏药材等,主打草食畜牧业和高原特色种植业;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发展旱作农业、旱作养殖,如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肉牛肉羊、蔬菜、特色林果等;在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绿洲农业、戈壁农业、沙地农业、温室农业。在产业区划上要根据沿黄源头区、干流区、支流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将打造寒旱农业高地与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地域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
精准选择寒旱农业产业发展门类。打造寒旱农业高地,一定要依据国内外市场供需结构变化、市场行情预测和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精准选择好产业发展的主导门类。要打造“一带五区”的产业培育与发展格局。其中,“一带”是要集中发展高原夏菜、设施休闲农业为主的沿黄现代农业产业带。“五区”包括:以现代制种、瓜菜、牛羊为主的河西节水高效戈壁生态农业区;以优质苹果、牛羊为主的陇东循环农业区;以中药材、马铃薯、特色养殖为主的中部现代旱作农业区;以林果、蔬菜、食用菌等为主的陇南天水山地特色农业区;以牧区繁育牛羊、农区“粮改饲”舍饲育肥为主的高原草地农牧交错区。由此形成产业门类划分清楚、区域定位明确、产业相互交叉补充的发展状态,促进甘肃寒旱农业在区域分布上的东西合理分工、南北产业互补、省内外循环全面对接的格局。
高标准建设寒旱农业产业基地。基地建设是打造寒旱农业高地的重要问题,基地建设既要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还要解决品种优质和“名优特”的品牌开发问题。主要产业基地包括:一是建立河西走廊高品位出口寒旱农业基地,集中河西五市的优势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制种、酿酒材料、酿酒葡萄、出口番茄、出口蔬菜和特色地方地道产品,突出沙产业和戈壁农业特点,培育出口品牌;二是建立以甘南临夏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高原草食高档畜牧业、规模草产业、工厂化养殖方式,增加公司养殖和加工;三是建立以陇东陇中为主要区域的大型旱作农业经济区,以黄河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纽带,集中发展高层次马铃薯、中药材、高原蔬菜、旱地养殖、特色畜牧、调料产业、特色林果等;四是在产业导向上突出“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寒旱特点。
加快寒旱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快速提升寒旱农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一是要突出寒旱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加强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投入;二是想方设法增加对寒旱农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建立“财政+企业+社会”综合立体投入机制,并将寒旱农业的技术投入列入省级财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范围;三是以打造甘肃特色寒旱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一方面三个布局区域建立相关的技术研究机构,另一方面要增强具有地方优势的寒旱农业技术竞争力,包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黑膜马铃薯、高产栽培、立体种植、节水灌溉、膜下暗灌、高垄栽培、立体套种、机械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