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四下基层”的福建实践及其时代价值

|   

 

“四下基层”的福建实践及其时代价值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四下基层”兴于福建,又反哺于福建,对于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1.“四下基层”取得突出成效

“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蔚然成风,使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落地基层、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改善,已成为福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干部作风得以有效提升。干部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强调从观念上、行动上着手,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为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多年以来,福建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倡导领导干部“沉下身”去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从2004年开始连续选派6批2.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到乡村基层任职,并出台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的意见》等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办公法”,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推动福建省各级领导干部扎根基层,拉近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涌现出廖俊波、潘东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一批“时代楷模”。

政策方针扎实落地基层。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和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效的根本标准。“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强调要重视宣传工作,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为此福建以“四下基层”为着眼点,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鲜活的面对面讲解和集中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组建了理论宣讲轻骑兵“福小团”,深入基层采用当地方言或其他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理论宣讲、解说政策形势。除此之外,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联合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推出“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用充满人情味、泥土味的语言全年无休播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范围、生动性的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在福建八闽大地生根发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推动人民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自觉行动。

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改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强调以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改善民生方面狠下功夫。福建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已连续30多年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又一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2019年底实现了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新探索“民呼我为”“接诉即办”“信访评理”等机制,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等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