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
“稿子铺”微信公众号
稿子铺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9日在黄山市徽州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汪长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十三五”及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先后荣获“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十三五’茶叶发展十强县”“长三角优质乡村文旅目的地”“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全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区”“全省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连续五年在全市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诠释区域经济逆势增长的徽州实力
预计“十三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68%,年均增长7.7%,GDP增幅、人均GDP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6.7:61.2:32.1调整为5:50: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3.5%,年均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3亿元,年均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335万美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5.2%,年均增长1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038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9.67%,年均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57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5.1%,年均增长9.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7亿元、91.85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69.06%、82.03%,年均增长11.07%、12.72%。
──五年来,我们坚持提升成色,书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徽州故事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区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1928户3970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5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7.5亿元,精准实施“十大工程”,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致力“造血”扶贫,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一自三合”等模式,累计实施产业项目207个、到户产业覆盖率达96.8%,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8186万元,认定就业扶贫基地30家、扶贫车间2个,1708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岗就业。2020年全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246元、较2015年增长近4倍,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呈坎镇发展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做法入选《全国森林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跑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徽州速度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徽州经济开发区跻身省级开发区,园区面积拓展至6.5平方公里,规上工业企业达115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1户,园区工业实体税收达4.7亿元,较“十二五”末实现翻一番。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86个,建成投产141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户、市级30户,1户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户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循环园新材料产业基地列入全市首批重大基地,先进结构材料入选全市首个省级“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战新企业达46户。全力推进“五未”土地清理,累计处置低效企业69户,盘活土地1190亩。
现代农业优势更加凸显。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示范联合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