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仙桃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1年2月4日在仙桃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面对世纪疫情与罕见汛情的叠加冲击,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9亿元,恢复到上年的95.3%,增速居全省第2位;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3.5%,远高于经济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此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仙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再进2位,居第79位。 ——大战大考成绩优异。打好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物资保供支前战、防汛救灾保卫战、精准脱贫攻坚战“四场硬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救治患者、联防联控、保障民生,仅用1个月时间基本控制疫情。以“一切为了前线”的政治担当,按时兑现医用防护服生产保供军令状,开足马力提高口罩产能,为保卫湖北、服务全国、供应全球做出仙桃贡献。坚持全域联动、科学调度,成功处置大垸子泵站、沙湖泵站等险情,转移安置群众1.2万人,护佑了河湖安澜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出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5条”,有效克服疫情灾情影响,仙桃顺利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验收。 ——疫后重振推进有力。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经济发展全面恢复,疫后重振态势强劲。全年新签约引进项目121个、总投资19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开工建设项目196个,竣工投产97个;全康智能家电、进成智能家居、德盈医用防护等项目签约落户,健鼎二期、华润电厂、锦盛辉煌等项目加快建设,武仙城际铁路通车运营,荆楚云天海世界、沔阳小镇首开区试营业。主动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62个、资金7.45亿元,累计争取各类专项资金75亿元,新增信贷投放73亿元。聚焦“两新一重”、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等领域,谋划项目359个、总投资1345.2亿元,引隆补水、泽口灌区续建、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按照产能、结构、品牌“三个升级”要求,高标准推进非织造布特色小镇和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四基地两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05亿元;“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经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批复,目前已集中入驻项目39个、总投资64.7亿元;“国家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授牌,全市新增外贸企业197家,带动外贸出口增长314%;“国家非织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加快建设,“国家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正积极向科技部申报。湖北省非织造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建设。仙桃高新区“一轴两线”平台格局初见雏形,首期1000亩的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12个亿元以上项目投入建设,14个项目签约入园,全康智能家电定制厂房主体竣工。 ——“美丽仙桃”再焕新颜。坚持市镇村三位一体、三级联动,全方位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以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造老旧小区59个,亮化美化背街小巷73条,新建和改造公园、游园33座,提档升级集贸市场和便民市场52个,建成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58个。全域推进15个美丽城镇建设,建成运动公园和文体广场67个、示范街道54条,全省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以“1+N”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示范村40个、整治村90个,新建产业通道33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13公里,建成“美丽农村路”10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0公里。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5%。国省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泥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主体竣工,17个乡镇污水治理实现达标全覆盖,城乡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完成植树61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21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