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邳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叠加交织的困难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团结一心战疫情、攻坚克难促发展、负重前行谱新篇,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顺利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年来,我们直面大战、应对大考,合力实现双胜双赢 疫情防控果断有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30天实现确诊病例存量清零,较早进入全域低风险地区,做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涉外病例零输入。始终坚持慎终如始、常态防控,大力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模式,严格落实重点人群闭环管控,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累计检测人员14.75万人、食品及环境样本1362份,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36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湖北,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复工复产高效有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惠企政策23条,开展“一企一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保障防控物资充足供应,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有力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加速回暖、稳定向好。2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三季度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预计,下同),同比增长3.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7.4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税收分别达到496.2亿元、2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7.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78.42亿元和670.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2.7%;商品房销售面积208.73万平方米,位居徐州第一。跃居全国百强县第36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30位。 一年来,我们坚守实业、振兴工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大力实施“1226”工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链主”企业和“雁阵”集群两大培育计划,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3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序时推进,27个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2040”重大产业项目开工56个,开工率93.3%;厦门光莆、源康电子等一批标志性龙头项目成功落户,龙兴泰、德鲁尼等产业链节点项目加快建设,上达电子、绿人半导体等高精尖项目竣工量产,鲁汶仪器磁存储刻蚀机、瑞欧达大扭距旋挖钻机下线交付,“765”计划、“招商引资1号工程”、工业用电量增幅等位居徐州第一。十大园区错位发展,开发区稳居省级开发区徐州第一,高新区位列省级高新区苏北第二,“三特四重一港”园区特色彰显、竞相发展;南北园区共建持续向纵深推进。 市场主体稳住基本盘。始终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牛鼻子”,新增市场主体3.4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8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5家,进入辅导期的上市后备企业2家。全面落实稳企惠企各项政策,为企业延期缴纳税款和减免租金4749万元,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2.5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183万元,提供应急周转资金14.5亿元,办理贷款延期还本14.1亿元。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专场招聘40余次,达成就业意向1.48万人,既保障企业用工,又稳定就业。 创新驱动激发新动能。深入实施“才富邳州”计划,出台大学生、高技能人才、返乡创业人才招引优惠政策,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人、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10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博康信息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影速光电获“创客中国”省双创大赛第一名。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扎实推进企业信用贯标,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