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武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5日在武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武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董志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武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圆满收官”,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3项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和5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2016年重返全国百强、并持续保强进位。
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累计压减产能铁1184万吨、钢1095万吨、焦403万吨、煤186万吨,整体退出“3钢5焦”8家企业,3家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54个,建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三次产业结构由3.1:70.3:26.6优化至5.2:60.9:33.9。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钢铁焦化行业在全国率先实现超低排放,取缔“散乱污”1400多家,修复治理露天矿山173处,完成“双代”改造3.1万余户,森林覆盖率增至49.6%,水源地水质和洺河近古断面稳定达标,PM2.5、综合指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51.69%和39.55%,优良天数达到196天。
城乡建设面貌明显改观。建成区面积扩至37.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4.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55%,南部洺湖新区、西部西苑新区成形成城,建成了旅游大道、白云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整体大幅提升。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实事工程46项,脱贫攻坚圆满收官,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质量连年攀升,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文体事业发展加速,“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1054件人大代表建议、1451件政协提案办复满意率达到98%以上,社会治理体系日趋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平安武安创建深入推进,其他各项事业也全面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武安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三个圆满收官”的艰巨任务,以洪山书记为班长的市委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有力执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紧紧围绕“钢铁之外靠什么、钢铁产业抓什么、着眼未来想什么、立足当下干什么”,认真谋划武安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五大攻坚硬仗”到“五大发展平台”,从“一个目标”到“四个支撑”,武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与邯郸主城区一体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坚定,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思变求进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这一年,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力,夺取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胜利。迅速健全联防联控体系,扎实开展排查、管控、消杀、隔离、驰援武汉等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业复学,全力确保“零疫情”,守稳经济“基本盘”,力促生产总值增长4.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疫情冲击、减税降费下达到97.05亿元、50.67亿元,在“全国百强、工业百强”分别进位至第80位、第70位。
这一年,我们狠抓项目、加速转型,积蓄了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争列17个省市重点、为历年之最。格力一期、钜兴智能装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太行钢铁一期等项目基本建成,冀南钢铁退城进园、普阳钢铁改造升级、龙凤山铁基新材料等项目全面开建。组建三大组和28个小分队,瞄准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大力开展招商,引进北京伟光汇通、杭州蓝城、共享装备等总投资341亿元的22个项目。12家重点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