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秘书讲话系列82(9篇)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公开讲话文章汇编
——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解读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严维佳
到铜川工作以来,我有幸参与铜川“十三五”规划制定和编制这项重要的工作,使我对铜川的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是我学习、思考、调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前不久,“十三五”规划在市委全委会、市“两会”上获得通过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规划为我们理清了“十三五”期间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也为全市上下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蓝本。
曾多次参与五年规划制定的同志们普遍感到“十三五规划”较之前的规划编制难度更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大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特别是中央提出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对于铜川在面临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如何转型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怎样来认识“十三五”我们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要求,是需要认真探讨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问题一,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新布局。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我们要聚焦这一目标,确保全面、同步、够格步入小康社会。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切入点。不管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执政党必然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初的30年,是效率优先的时期,我们通过30多年奋斗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产生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就必须稍微降低效率的优先度,将公平的优先级进行提升,全面深化改革。三是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依法解决发展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发展改革生机勃勃、井然有序。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我党是中国唯一长期执政的政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党就失去了威信,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动摇,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产生非常重大的问题。因此,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问题二,中国经济进入“L”型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仅仅指的是经济新常态,即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长期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和人们的价值观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工业生产产生了雾霾,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些人在价值观方面也产生了诸如“扶不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人的规矩意识丧失,理想信念步入误区。同时长期以来的效率优先,产生了不同群体之间收入的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时候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把经济速度降一点,把公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制定这个《规划》,不仅仅强调经济方面,做好十大工程,也充分反映了中央“五位一体”的新要求。
问题三,我们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供给侧和结构性是两个问题。这个概念最早是英国的一个前首相在英国工业革命后产生一系列污染、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他提出需求侧和供给侧。我们现在就相当于英国在后工业时代面临的问题。前些年我们一直是在需求侧上做文章,一直研究如何把量做大,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环境变化,这“三驾马车”的作用越来越小。必须要在供给侧方面做文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效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附加值。所有的企业都必须眼睛盯着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三去一降一补”。“三去”,第一就是去产能,产能过剩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煤炭、钢铁、水泥等都在去产能的范围内。第二是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铜川五证齐全的待售面积8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仅新区就有470万平方米,加在一起550万平米,去掉这些房地产库存压力巨大。第三是去杠杆,去杠杆主要是主要是税率的问题和政府投资的问题,来撬动社会资本,但是杠杆不能常用,常用的后果往往是对经济调整和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会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我们也要紧跟国家宏观调控的脚步。“一降”主要是指降成本。现在各种税金税负和各类繁杂的收费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比如企业的用工成本方面非常高,承担了非常多的社会功能,导致企业成本高居不下,加上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减少,企业压力巨大。最后一个是补短板,重点是化解风险,最大的风险是金融风险,在我们前些年的固定思维之下,我们习惯了大干快上,没钱想办法,争取资金争取项目,或者通过融资,先把钱筹集到,欠账较大。我市一年23亿的地方财政收入,现在的负债率达76%,全省排第三。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财政的压力将会非常大。由此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问题四,铜川面临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从“十二五”开始就争取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两年前提出系统转型、深入转型和全面转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铜川的变化越来越大,天变蓝了、山变绿了、城变美了,这些都得益于铜川坚定不移的走转型发展之路。今后,转型的核心是理清转型方向、路径和动能。“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去年GDP达到 330亿。但今后一段时期,煤炭和水泥需求下降,电力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转型迫在眉睫。面对这样的背景和形势,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铜川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市委、市政府对于规划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大为书记和长亚市长多次就规划制定提出要求,也明确了指导性意见,通过各个编制小组共同努力,先后听取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部分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在市委全委会和市人代会上进行了认真审议通过。从目前情况看,大家对这个《规划》还是比较认可。
规划的内容共分十六章,六十节,4.6万字。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成就,分析了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我市“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总体要求。二到十三章,主要是十项重点工作内容。十四到十六章,主要是提要求、抓保障,重点是综合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内容。在第三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在广大干部能看懂、好操作的原则下,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六大战略、十大工程、四个铜川”。一个目标就是2020年铜川要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两条主线,一是转型发展,一是追赶超越,两个主线一个都不能少。六大战略,主要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加上铜川自己的理念,主要是“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共建共享,开放融合”。文化引领就是我市的特色,反映了转型发展的需求。十大工程,主要是积极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保障、创新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脱贫攻坚及民生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建设等“十大工程”。涵盖了铜川经济社会文化等十项大的方面的内容。最后和省上提出的“三个陕西”相互对应,并结合铜川特色提出建设“四个铜川”的总要求,即:“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
一是关于“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大的经济环境和形势面临的是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和去产能去库存的整体要求,铜川的速度到底定在什么范围。至少有三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首先看GDP增速。“十二五”期间,在煤炭的黄金十年和房地产黄金发展期间我们定的GDP目标是12.9%。今年确定的目标是9%,对铜川来讲,低于9%,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就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比如我们预计2020年全市有90万人,人均GDP必须达到10000美元,全市经济总量要达到560亿。我们现在GDP330亿,到2020年就必须增加200多亿,年均增加40多亿。因此,年均9%左右的经济发展增速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压力巨大。
其次看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将固定资产规模加大了几十个亿,但今年我们的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就是一个空白,这是非常大的挑战和压力。另外,固定资产投资中,面临着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过程,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向国家基准看齐的基础上,根据铜川的实际,我们应该考虑能否把需求侧延续几年,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支撑GDP增速。因此,未来还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下大力气。
再看两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年我们需要脱贫的人数是50221人,必须一个不落的进入小康社会。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低,我们很大的一个短板就是民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活力不强、发展缓慢,这几项指标我们必须重点解决好。
二是关于铜川转型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操作层面说到底就是要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对传统产能、传统产业、传统产品该减的要减、该加的要加。铜川要朝着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方向去转,通过发展中医养老、养生、旅游等产业,让外市的人都来铜川,提升人气、增加收入。譬如还可以将王石凹煤矿等打造成工业遗址公园,发展煤矿遗址怀旧游。总之,铜川文化厚重、优势资源丰富,只要我们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铜川的转型将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是关于建设“四个铜川”。“四个铜川”中,“转型”是核心,“美丽”是气质、“健康”是保障、“富裕”是根本。“转型铜川”是做好后面一系列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美丽铜川”主要是指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素质,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工作提升铜川的气质,“健康铜川”是通过利用药王养生文化的资源,发展医养结合的服务业,“富裕铜川”是所有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GDP、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
一是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理解“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增强为铜川转型发展建功立业的思想意识。再好的规划也要有广大干部的奋斗和执行。作为一个地级市,经济总量不大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一年一年不断的向前努力,铜川如果不抓住“十三五”这个发展机遇,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上努力奋斗,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同志们一定要思想上高度统一,振作精神,大干快干。
二是要真抓实干,抓招商、抓项目。一切工作都需要项目的支撑。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招商工作非常艰难。现在不是拼政策拼感情的年代,是需要服务支撑、环境支撑的年代。要积极的外出招商,彻底解决目前抓项目和抓招商氛围不浓的问题,一定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项目引资金、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工作上。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简化审批程序,把各项审批工作干快干漂亮。
三是要转变作风,从严要求。在当前从严治党的要求之下,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敬畏意识、担当意识。要把精力放在发展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求,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更需要我们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做人做事要有底线思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知道害怕,知道党纪国法不可违。今年全国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一次党员思想和作风的又一次建设。大家要切实按照党章党纪的要求,把自己的单位管好、把自己管好、把身边人管好。
总而言之,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历时半年,经历了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和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环境,我们也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理解中省精神,根据铜川实际不断调整,下一步重点就是抓好规划的实践和落实。通过本次交流,希望使大家对我市“十三五”各项事业充满信心,共同为之奋斗!
(根据作者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2017年2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财政暨财源建设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16年全市财政和财源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刚才,杨磊同志做了很好的工作报告,会议对2016年重点纳税企业和财源建设推进工作先进区县进行了表彰。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的重点纳税企业和先进区县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今年的财政和财源建设各项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我讲两方面问题,与同志们探讨交流。
2016年我市财政工作是不平凡的一年,成绩有目共睹,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全面推行了营改增,企业有“获得感”。2016年,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为企业降费减税,通过各种政策和积极工作,共为企业减税2884万元,退税3420万元,贴息917万元,营改增减税8039万元。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4个行业企业税负下降了34.26%,使企业轻装上阵,激发了发展活力。二是全面引入社会资本,社会有“获得感”。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建立了27亿元资金的财经发展基金。大力推广PPP模式,入库项目15个,总投资77.55亿元,其中8个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同时,争取到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这是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之后获得的又一个国家政策性补助项目。通过争取到中省各方面项目资金,设立财经发展基金、推广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三是财政工作适时压基数、保增长、惠民生,老百姓有“获得感”。2016年初确定的财政收入目标是24.85亿元,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以及营改增的影响,在全省下调财政收入基数的大背景下,借鉴了其他地市的做法,适时将2016年财政收入基数调整为21.5亿元。我们原来的财政收入和财政增速中,非税收入占比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个别区县,非税收入已经到了警戒线和警戒线以上,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收入质量将会大打折扣。虽然调整财政收入到21.5亿元,但我们的财政总支出并未减少,反而比上年增加了7.15亿元。在财政支出中, 2016年我们实现了“两个80%”的要求,老百姓有获得感。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以及传统产业去产能的大背景和压力下实现的。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和“三去一降一补”的影响,我们去年煤炭去产能1058万吨,相当于全省煤炭去产能的三分之一,影响到我们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同时,水泥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营改增等政策都是2016年财税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依然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较去年同口径增长10.04%的成绩。这是全市财税系统干部辛勤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确实来之不易。市委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人大十六届一次会议、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全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具体落实到财政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抓收入、优支出。组织收入是每一个财税人的本职工作,也是党和政府交代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必须千方百计想办法,不折不扣赶进度,调动全市力量和积极因素做好财政工作,做大财政“蛋糕”。同时要善于调结构,对质量不高、结构不良的区县及时“亮黄牌”,最大限度的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前些年我们对主要税种、规模企业的税收征管抓的比较紧,而对一些小税种、小规模的纳税对象税收征管显得比较薄弱。今年,各级财税部门都要加强联系配合,大小齐抓、挖死角、补漏洞,及时征收、应收尽收。要按照增量扩空间,存量腾空间的思路,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比重,严格落实“两个80%”的支出任务,强化民生托底。要积极盘活、科学调度,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好、用出效果,让群众在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严格控制各级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节约的钱用在刀刃上。也希望大家理解财政部门困难,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亟需解决的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