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9篇)中化集团宁高宁2019年1—7月讲话文章汇编

|   

 

蓝秘书讲话系列1369篇)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201917月讲话文章汇编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兼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的讲话文章汇编。

推荐理由:

1.厚重的理想主义者。他出生在山东省滨州市,1975年,下乡成为知青。

1976年,参军入伍,由于天生精于数据,能够搞定复杂的大炮射程与高精准度的公式,成为计算兵。1978年,在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二年,考入山东大学。他本来报的是当时最热门的中文系,但人已招满,被调剂到经济系。他逐渐对经济产生浓厚兴趣,在大学四年就读完《资本论》,最吸引他的不是其结论,而是推理过程。毕业后他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主修财务, 成为国内第一批MBA——这成为他令下属畏惧的原因之一:学历构成上既懂宏观又懂微观的领导最不好“糊弄”。这份独特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其产生了厚重的理想主义情怀:他流淌着豪爽快直的齐鲁汉子的血液,目睹了文革十年动乱的悲惨景象,接受了纪律至上的军队历练,进行了国外先进经济理念的系统深造,这些形成了他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对历史应该有作用、有贡献、有影响,想要获得参与“变革”这史诗般的巨大成就感。他曾多次讲过同一个故事:“在井冈山时,毛主席问战士,前面是哪里?战士回答说:茨坪,再远是吉安县城,再远就看不见了。毛主席说, 不行,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而那时,红军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这个近乎成为他精神图腾式的故事,造就了其大视野、大谋划、大统筹、大手笔的理想主义情怀。正如白万钢的评价:“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时候主动跳出来代一个群体发言,有点堂·吉诃德的气质。”他还曾为一篇文章取过这样的标题——《梦想和痴醉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因为他相信这是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全国性商战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做评委时,赢得了大批“粉丝”。理想主义情怀使其成为了抱负与奋斗、理性与率真、平和与霸气、沉着与果敢的综合“厚重体”,也使他具备了在央企冲锋陷阵的能力:央企执行力

 

普遍不够强大,有执着、有闯劲、“耍得开”的人才能以个人魅力修正体制缺陷。

2.优秀的国企掌舵人。1987年,他毕业后进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在香港工作长达18年,先后担任华润创业总经理、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等职务,见证了华润从盖章就收钱,到被迫参与市场竞争的重大转折。他将自己正派耿直的性格、国际战略的眼光、讲究纪律的特质, 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华润的肌肤之中,把华润从外贸企业转型为投资集团,他也成长为华润的灵魂人物。他曾说:“华润其实应该是一所大学,它与大学不同的是它有一个真实的实验厂。”这不仅是他实践的实验,更是思想和理念的实验,这个实验无疑是成功的:华润涉足的啤酒、水泥,等等行业领域,几乎做一个成一个。为什么?因为整个集团的所有企业都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2004 年,他空降中粮集团。有人评价:“一个有着深刻西方教育背景的人来掌管一个很‘土’、很‘传统’的国有企业。”他也曾说自己是国家的“放牛娃”。但是,“土”的比喻,却有着“高”的水准——他的实验品“全产业链”,获得空前成功。2009年,他开始实施“把中粮打造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的战略,大规模的并购行动也如影相随;2011年,“产业链、好产品”的品牌就已经树立起来,集团盈利首次突破百亿元,并在行业内外掀起了“全产业链模式”的学习模仿热潮。他从2004年任职到2016年离职,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中粮资产由2004年的300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4550亿元,翻了15倍, 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摩根”。他还被评为全球金融业最具影响力人士、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领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6年,他带着“如果有遗憾的事,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绘完”的依依不舍,就任中化董事长。带着“科学至上” 的理念,开启了新的征程。

3.热血的人文功夫匠。他“文艺范”的故事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烟故事和酒故事。一方面,他是一个“老烟民”,将抽烟作为最大的放松和享受, 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东西,都能从中获得灵感。后来,觉得吸烟是不合潮流、

 

被人歧视、惹人讨厌,便主动戒了烟,并写了一篇文章《戒烟记: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说到看书写文章,那就不能不提一下他的文笔了。他非常爱好文学, 对书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到各个地方逛书店,撰写了多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并吐槽:“中国书店里的书有个特点就是重复出版的多,翻译的多,基于多年的磨练和调研写出来的书不多。看来真下功夫创新是个社会文化问题。” 正是因为他读的书多,行的路多,遇的事多,因此,他的文章既具有思想性, 也具有文学性,更具有实践性。观其文,如读百科全书,又如行万里之路,坐看云起,柳暗花明,受益匪浅。他善于写小品文,清新、文艺且有内涵,使人如沐春风,有所参悟;善于运用比喻、比兴、对比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善于运用白描、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直抒胸臆,引人共鸣,如:学校教育并帮不了我们太多,它最多在我们脑子里制造一个可以再接受更多知识的空间,就像在商店里放了一些空货架,这些货架上能摆多少东西, 摆什么东西,怎么摆法,都要靠我们在实战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又如:市场的规则本来是公平的,就像拳击的规则本来也是公平的,但上场的一个是大人, 一个是小孩,这时候公平就是很残酷的了。他还爱好诗歌,在离任中粮集团董事长时的发言,就是一首现代诗歌,辞章优美,饱蘸真情。但是,他的“文学范”和“管理者”泾渭分明,从不“造文造景造势”,也不刻意的雕字画句, 在关键之处,他不惜笔墨,大笔渲染,力求说深说透;在细枝末节,他惜字如金,一笔掠过,力求简短干练。他反对用非行业专业的语言来说企业的事,认为这种文学式思维会害死企业。他说:“我在北京看所有的报纸杂志,看完以后,觉得他们都在讲故事,故事情节非常曲折,人物非常复杂,最后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看完了以后还是不明白。因为这里面一些常用的语言,比如, 做大做强,超强度发挥,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中国企业在这种环境之下,怎么成长,怎么和世界企业对接呢?另外,包括财经媒体,文学语言越来越重, 我不知道财经媒体里文学出身的人是否比较多。”但是,他却善于结合自己的学习体悟,发明新词汇,并形成管理理念。如:战略十步法、五步组合论、6S

 

管理体系等,这些都成为了行业中的“翘楚”。他对集团及下属的文字标准要求也比较高,规定集团内所有语言统一,包括对类似毛利率、利润等各种关键词语的设定,甚至包括汇报格式;还曾为中粮高级干部出了一道申论题,想让大家用时空观和精神物质观来分析中粮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他超强的经济的思维和深厚的文学底蕴有效糅合在一起,产生了文字裂变。2002年,他在党校省部级班学习时,所写的论文就被厉以宁教授推荐发表。2019年,由教育部、国资委主办,北京市教委、清华大学承办的“国企领导上讲台、国企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启动仪式上,他作了题为《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的首场报告。另一方面,他是山东人,据说酒量也不错,一位中粮的高管曾说:“与宁高宁有关的很多逸闻,都发生在酒桌上”。说到酒,就不能不提一下他的酒品了。酒品如人品,醇厚、洒脱、率真是其代名词。在庞大的央企,理念传导往往会遭遇“电阻”,不过这些代名词,却成为“吾道一以贯之”的有效工具。他被称为最没有架子的领导,经常站着讲三四个小时;为了搞清海底捞为什么“火”,他和夫人在寒风刺骨的夜晚排队候餐;他还曾专门到星巴克体验咖啡文化,以至于很多人说他不像国企领导。有个故事流传甚广:他刚到中粮任职时,头头脑脑们习惯性地参加一年一度的“中粮中层管理干部大会”,却愕然发现会议名称变成了“中粮经理人年会”。而在会上,他还写上了板书,当字写到题板下方时,他跪在地上接着写,相当自然。同时,他特别注重“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人在上》,并将“小成绩大庆祝, 大错误小惩罚”作为管理理念,将由不同个性的人组成的偌大央企,打造成了思想、步调、愿景集中统一的团队。他极少发脾气,让员工紧张的是那套有生命力的模型。当年,国资委来考察,随便找一个员工,感觉“说上三句话就知道这个人是中粮的”。他对领导力是这样阐述的:“有很多种形式,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就像健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高个健康,矮个也健康;胖的健康, 瘦的也健康,但是健康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人”。

 

 

2019

中国发展

层论坛

的发言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