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近年来,我区全面启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网格化的推行,带动社区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管理模式由粗放变为精细,应急处置由突击变为常态,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条块间的协同性、互助性和综合性得到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拉近了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悬挂网格示意图,公布网格工作内容、服务管理职责和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社区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运用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激发社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热情,营造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础,科学配备网格人员。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在部署工作和检查落实时,注重实效,提出规范性的长效性的要求。同时减少中间管理阶层,推行重心下移,为基层配备与辖区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数。既考虑网格面积的大小,又兼顾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配备管理服务人员,充分整合各类有效力量,充实到基层社区网格,形成一格多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弥补基层管理力量的不足。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更新必要的行政执法器具、升级开发网格化管理软件,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加强培训,提高网格处置能力。针对网格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立完备的网格员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各类业务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网格员工资待遇结构,配之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四)健全机制,明确各项职责。建立网格部门联动融合机制。坚持街道为主与共建共管相结合,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公安、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网格内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邀请驻区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居民代表等参与网格管理与监督,督促工作落实。建立综合管理信息联动机制。把应急管理、住建、卫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交通等管理信息系统按统一标准逐步纳入网格化平台。做到社区内的单位、楼房、个人都有动态的详细的信息统计,全区建立统一标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建立“信息采集——建档立卷——调度派遣——案件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七个环节的网格工作流程,为建立全区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虽然我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阻碍着我区网格体系总体功效的发挥,亟需改进与提升。
(一)网格化运行有待加强宣传。推行社区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由于城市社区居民素质层次不同,不少人注重隐私,社区网格服务人员入户走访、采集信息过程中,经常会“避而不见”,还存在不开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社区网格不是行政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且人员少,工作量大,对于信息采集、社区管理等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往往无法采集到第一手资料。
(二)网格人员数配备有待规范。目前我区街道社区在网格管理、组团服务中普遍实行了网格划分、分片包干,一个网格500-600户,人口2000人左右,网格内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混杂,个体利益诉求差距大。同时随着我区将几十余项事权下放到了社区网格,同样社区行政类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各级各类检查、考核评比不断涌向社区,致使社区疲于应付、超负荷运转,社区网格工作人员配备又不足,使得网格员深入“网格”、深入群众,搞好管理与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受限。不利于各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利于网格管理各项细化工作的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