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汇编(4篇)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区县)
为了全面掌握农村发展党员现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的新途径、新方法,近期,我们组织人员通过查资料、听汇报、入户访、搞座谈等形式,对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大培养力度,确保党员高质量。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在农村生产一线、特别是把返乡知识青年、种养加大户、优秀外出打工人员及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列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二是加强党员管理。打破家族化、宗族化倾向,全面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管理,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在培养教育上,做到培养对象、联系人、制度落实;在培训学习上,做到组织形式、内容、时间落实;在考察上,做到登记表、内容、跟踪谈话落实。三是打破传统的选人观念。在发展中把握“三个侧重”:侧重提高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的比例,把那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侧重加强动态管理,从短期外出打工经商、搞经营管理的优秀青年中物色培养对象;侧重从身边发现培养人才,把积极参与村级组织管理工作的优秀青年培养起来,使之脱颖而出。
2、提高培训层次,确保党员高素质。
近年来我县按照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培训工作计划,整合师资力量,改进培训方式,以县、乡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为主要阵地,坚持每年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轮训一遍,每两年对村两委会成员轮训一遍,三年内对全县农村党员轮训一遍。并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农业、党校、司法及有关涉农部门抽调一批理论和业务肯干作为培训教员,以党的十八大、《党章》、党在农村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村实用科技知识等为重点,采取“请上来,沉下去”的办法,运用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电化教育、巡回宣讲、知识测试、外出参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特点,坚持分类指导,侧重对农村党员实用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入党积极分子xx名,通过有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广大农村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创新服务载体,确保作用常发挥。
一是全面开展“双培双带”活动,逐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像xx等被市、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产业致富示范户”荣誉称号。二是制定村级发展党员工作重点管理制度。对发展党员工作措施不得力、操作程序不规范的基层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分级实行重点管理。对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的基层党组织,列为基层党委重点管理单位,支部当年不能评为先进党支部;对党外群众比较多且连续3年未发展党员、或党员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的,列为县委重点管理单位,党委当年不能评为先进党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以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个别的村书记宗族观念严重,专门发展自己的亲戚和关系户,对其他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青年不与培养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入党积极性。
2、数量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个别村党支部多年不发展,甚至导致后继乏人。然而有一些支部发展党员则搞“批发”,一年就发展新党员好几名。
3、质量上存在“良莠不齐”状况。个别村支部发展党员时不能坚持标准或把握不严,谁对自己有利就发展谁,谁给好处就发展谁,有的甚至把一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参与赌博、搞迷信或参与邪教组织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发展为党员,严重降低了党员质量。
4、程序上存在“暗箱操作”情况。有的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走程序或规定程序没有走到,有的对预备党员到期不研究转正,还有的甚至连党员大会都没有召开,搞“瞒天过海”入党,通过伪造会议记录、入党材料的方式发展党员。
三、对策和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竞争有序、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责任明确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真正把最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充分发挥党员“一带一”工程,完善农村“双培双带”制度,努力解决党员发展软弱点和空白点。
2、充分做好流动党支部和“非公企业”党支部的管理工作,拓宽党员发展渠道,多方面全方位培育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
3、强化责任追究,努力解决党员发展中的问题。要建立以思想教育为主、组织措施为辅的整顿机制,切实加强对支部书记不想发展村、家族化、派性村及软弱涣散村的整治力度。坚决做到谁发展谁负责。
4、严格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入党对象资格预审制。凡是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对象,所在村支部书记必须在了解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及时向纪检、综治、计划生育等部门征求意见,做到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了解。切实防止“带病”入党。
关于发展党员的调研报告(街道)
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着力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区委组织部文件要求,我们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定为指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我街道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街道党工委下辖农村党总支1xx个,党支部xx个,其中机关支部xx个,社区支部xx个,企业支部xx个,社会组织支部xx个。全街道共有党员xxxx名,其中:农民xx名,占xx%;妇女xx名,占xx%;35岁以下xx名,占xx%;大专以上xx名,占xx%,高中xx名,占xx%,初中及以下xx名,占xxx%。近五年来,街道党员总数平均占全街道人口总数的xxx%,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与积极分子数量比例均保持在xx%以上。一线工人、青年农民、非公、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发展党员数均占实际发展党员数的xx%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措施上强化“两个管理”。一是实行责任管理。明确了总支、支部主要负责人为党员发展工作“第一责任人”,配齐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二是实行目标管理。我们通过开展调查,对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认真分析,深入了解,发现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目标,即:突出在工作一线,35岁以下的优秀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这一重点,紧扣这一工作思路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使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各方面逐步趋向合理,党员发展工作呈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一线化的特点。
2、方法上坚持“三个打破”。一是打破“坐等上门”的思维定式。切实更新观念,变“等上门”为“领进门”。改变一些基层党组织坐等入党积极分子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再培养的传统做法,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采取会议、培训等形式,帮助基层党员、干部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都能自觉站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培养教育工作做在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前,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二是打破“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推优培养作用,及时把优秀分子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同时,建立党群组织联系制度,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共同分析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使发展党员工作形成了党组织牵头抓总、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打破“单一审查”的传统形式。实行两级审查制度,街道党工委根据支部报送的培养考察材料,审查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政审材料、转正申请和思想汇报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审查合格后,支部方可开会表决;街道党工委在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之后,把拟讨论吸收为预备党员的材料呈报组织部预审。
3、制度上做到“四个严把”。一是严把“入口关”。即: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关、发展对象确定关、预备党员接收关和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关。本人不提出入党申请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培训不合格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入党手续不全、材料不齐的不发展,杜绝不成熟对象进入党员队伍的现象。二是严把“考察关”。通过交流谈心、外调政审等方式,全面考察和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社会关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纪律等情况,形成综合政审材料,避免把不合格人选纳入发展党员的对象。三是严把“民主关”。发展党员工作中,根据相关要求,召开总支、支委会议集体研究问题,召开党员大会进行讨论表决。每个会议都记录完整,会议流程都合乎规定。四是严把“透明关”。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前,支部都按规定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支部通过的决议能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的审批结果,也及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
4、教育上实行“五个培养”。一是理论培养。认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组织部、党工委举办的理论培训班,进行系统的教育;把党日活动作为培训的重要载体,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同时,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开展自我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二是联系培养。建立了支部委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系责任制,定期与培养对象进行谈心交心,掌握思想动态,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推优培养。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开展培养和推优工作,结合群团组织各自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启发他们的入党愿望,为党组织提供入党积极分子来源。四是帮带培养。充分发挥支部中的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传授业务技能,帮助他们成为行家里手;生活中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影响他们形成良好品格。五是实践培养。坚持“先上岗、后入党”的培养机制,根据每个积极分子的特点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如让他们参与单位分配的重点工作,投身困难帮扶等社会工作,让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意见
总结今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少数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如:对发展的新党员,有的只看一时一事的表现,把“完成任务能听话,不出难题能守法”的好公民、好同志作为入党标准;有的搞论资排辈;有的只注重业务能力,忽视了政治素质;还有的盲目追求发展数量,忽视质量等,使发展的新党员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大批农村青年外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范围日益广泛,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三个一批”的渠道外流走了,即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跟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素质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