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及政策解读汇编(5篇)
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政策解读
日前,市城管局印发了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对全年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部署,现解读如下:
xxxx年市城市管理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紧扣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工作部署,突出党建引领,注重队伍建设,矢志争先创优,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改革创新,致力打造现代化“五新城管”,全力争当城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x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
xxxx年,全市城市管理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围绕一条主线,开启城管现代化新征程,即: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总定位、总目标、总要求,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大力推进“两重一实一专”项目,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小确幸”,高质量开启全市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
强化两个保障,扛起城管现代化新使命,即:
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的有效路径,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垃圾分类治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城管“五强十五抓”工程,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拓展,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抓共赢,着力打造城管为民服务品牌。
强化队伍建设。抓好领导干部(含军转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执法队员和服务外包人员四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标兵中队”“文明执法岗”等创建活动,创树城管队伍全新形象。
激发三股动力,开创城管现代化新局面,即:
以创新来驱动。从创新中要动力、增活力、强能力,在解决镇级城管队伍管理、“转角看到美”、城管进小区、垃圾源头分类、“门前三包”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创新思路,有所突破。
以改革赢主动。继续完善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整合优化提升。探索建立路(街、巷)长等制度,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融合,形成职责明晰、多方共治“大城管”格局。
以争先促行动。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抓手,以年度综合考核进入同组先进行列为目标,更加务实地把工作做在先、干在前,创造更多具有xx城管特色的工作品牌。
坚持四项抓手,夯实城管现代化新业绩,即:
坚持标准化管理。梳理完善市容管理、环境卫生、行政执法、许可服务等技术规范或标准体系。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申报地方标准规范,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
坚持项目化推进。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推进工作落实,强化督查考评,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研判,并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挂钩联系县(市、区)督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坚持全方位创建。坚持全市域、全领域、全体系创建,扎实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后街背巷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八项行动。落实好创建六项机制,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坚持常态化考核。学习借鉴常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的做法,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指标融合度,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深化“五新城管”,打造城管现代化新标杆,即:
聚力打造全民城管。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热心市民观摩城市管理重大项目、监督城市管理重要事项。加快早餐点和小修理等便民服务点的规划提升,优化车辆停车泊位施划优化,完善共享单车和公交车辆高效换乘设置,深化“城管护学岗”建设,持续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城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拓展“城管开放日”等活动内容,深化城管志愿服务。
致力打造法治城管。推动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等规范性文件或地方立法。加强城管法制宣传教育,动态梳理更新行政权力清单。推进沿街商铺、环卫企业、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积分管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机制。加强县(市、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同,提高执法管理合力。查处一批典型意义的大案难案,开展执法案件评查,杜绝行政复议改处或行政诉讼败诉。
着力打造智慧城管。x月底建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主体框架和智慧执法、智慧环卫主要应用场景,确保年内实现市级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并逐步向县(市、区)延伸拓展。制定全员技能应用教育培训方案,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内请专才辅导,提升各层各级人员实操能力。
全力打造精细城管。大力推进xx个新版“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建设,将精细化建管向县(市)、街镇延伸。以细化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为契机,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重点路段示范窗口,抓好城郊结合部和后街背巷的整治管理,不断提升户外广告、店招标牌、公共厕所、垃圾厢房等设施美感。纵深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和固废处置等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继续在全省领先。
努力打造文明城管。统筹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职工培育,以文明城管建设引领干部职工文明素养提升,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全市域组织推进线杆线缆、违章建筑、户外广告、店招标牌、野广告、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市级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实现市级文明单位系统全覆盖,省级文明单位再扩面,在国家级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上求突破。找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切入点,持续纠正乱扔垃圾烟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
实现六大提升,迈出城管现代化新步伐,即:
提升xxxx产业园的影响力。协同抓好xxxx产业园区规划升级,加快推进市xx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适时启动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二厂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典范、全国一流的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区,示范带动xx区、xx县等地的xx产业园区规划建设。
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实效性。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xxxx-xxxx年)》,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小区建设,创成xxx个以上的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加快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弥补垃圾分类处理弱项,xx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建成市xx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二期,提升焚烧飞灰处置能力。
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机械作业率。大力采购使用新型抑尘车和新能源汽车,确保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后街巷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xx%以上,积极争创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示范城市,创造“最洁净城市”,让xx“真干净”品牌更出彩。
提升城市空间治理的舒适感。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深化“五个一”城市建管精细化示范项目创建,大力推进全市线杆线缆、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大市区标志性建筑夜景亮化节能改造工程,对商业街区、城市家具、建筑立面、店招标牌等进行深度设计改造,融入xx特色文化,再打造一批“网红街区”和“城市客厅”。
提升保障城市运转的承载力。加快综合型、现代化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本级项目年内主体工程竣工,市开发区完成华山路中转站建设,xx区城北新城和xx高新区xx河中转站xxxx年全面建成,“关停并转”市区xx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为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提升城管体制机制的聚合力。建立健全“高位推动、各方协同、末端延伸、全域考核、专项整治、典型带动”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区域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和专项考核评估体制机制,落实“党建进社区、城管进小区、考核到镇街、责任到基层、管理到网格”五项措施,提升城管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守好七个底线,筑牢城管现代化防火墙,即:
守好安全稳定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环卫设施设备和作业办公场所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各类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完善局领导定期下访和接访制度安排,继续抓好信访投诉办理工作,推动城市综合管理网格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网格的融合,共建平安xx。
守好廉洁自律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持之以恒深化“xxx”警示教育和“正风肃纪看机关”活动。强化内部监督,加强机关纪委和基层纪检委员力量配备。扎紧制度笼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倾力打造“清廉城管”。
守好舆情防控底线。加大正面宣传引导,传播城管声音,讲好城管故事。加强信息发布审查审核,坚决防止发生网站、微信泄密事件。加强全系统舆情引导业务培训,及时、快速、有效发现和处置各类舆情。
守好作风建设底线。持续深化部门作风建设,组织“服务对象谈行风”“信访投诉上家门”等行风评议活动,强化行政许可、物资采购、服务外包等监督检查,及时查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政风行风持续向上向好。
守好文明执法底线。研究制定加强全市城管系统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严格执行执法管理人员“十严禁”。建立协管人员准入管理、岗位责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全面清理规范服务外包行为,坚决杜绝粗暴执法管理现象。
守好生态环保底线。加强市域范围焚烧厂监管,确保烟气排放达标。开展全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升级工程,确保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不出任何生态环保问题。
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常态化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储备医用口罩、消毒液和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加大中转站、公厕、作业车辆等消杀力度。加强系统职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和出行管控,确保应种尽种、应检尽检。
2022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城市管理机制完善、城乡环境优化、执法水平提高和队伍建设提升;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改进作风,厚植为民情怀,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行稳致远、再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