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言论:敢为善为破难题 勇挑大梁开新局
作者:赵天晟
2022-08-22
江苏省委工作会议要求,要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强烈的答卷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部门,须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勇毅前行,全力攻坚重点难点,努力交出过硬答卷,以高质量党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治理基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健全完善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深化“红网格”“红色物业”建设,建立“党建触网、双网融合”的共治模式,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成立外卖送餐、道路货运、网络主播等行业党委,深入开展“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推广用好货运司机“云上党小组”工作法,引导更多的货车司机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参与到新形势下应急转运、物资保障等工作。
紧扣中心大局,培养栋梁之才。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把有潜力的干部放到经济发展主战场历练,对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的干部及时激励、大胆使用。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综合分析干部“一时一事”和“一贯表现”,开展“专班跟进式”“嵌入督查式”“蹲点调研式”多维度考察,为干部精准“画像”。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综合采取制定指导性计划、建立专项预审制度、纳入综合考核等措施,推动年轻干部选拔使用抓在经常。健全年轻干部源头储备、接续培养、常态选配、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打造“吾进学堂”“吾看武进”“就在吾径”等实践锻炼平台,帮助年轻干部提升综合能力。
集聚各方英才,打造人才高地。紧扣长三角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区建设,以产业、人才、创新“三链融合”,催生人才项目的聚合与裂变。大力集聚解决“卡脖子”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加快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在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出台人才专项政策,助力打造数据中心、算力高地。深化“引才合伙人”计划,吸纳猎头、风创投及各领域专家,引荐落地人才项目。建设以色列中国人才服务港,推动中以数字谷、绿岸荷兰创新中心、理想汽车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落地。创新“人才路演+现场谈判+场外交流”对接模式,办好“非武不栖、进无止境”武进人才周活动,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凝神提气鼓劲,营造干事氛围。有效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聚焦“下”的难题,制定“下”的清单,细化“下”的情形,畅通下的“渠道”,并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激励干部各展所长、见贤思齐、担当作为。进一步改进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紧扣中心工作,强化过程管控,建立考核指标分析研判小组,定期开展深入分析研判,对考核指标实行“绿黄红”三色分类管理。开展“创智武进当标杆”竞赛活动,定期发放流动红旗,推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敢为善为、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天晟)
组织部长言论: 深化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2022-08-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既是机关党建工作的职责定位所在,也是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组织部门要通过加强政治引领、建强专业队伍、创新载体形式等途径,有效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灯下黑”等问题,找准切入点、结合点,自觉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思想自觉。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说到底是政治站位的问题,必须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两者深度融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政治引领。把建设政治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提升思想认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将部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有效做到机关与系统共抓、党建与业务共进。压实主要责任。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以更高标准抓紧抓实抓细党建和业务工作,坚持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不断加强上级党组织指导帮助下级党组织,以此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促推进的良好机制。
着力建强队伍,补齐能力水平短板。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推动工作责任落地见效,必然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和专业能力突出的过硬干部队伍。注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机关专职党务干部配备,注重把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上,落实党务工作干部“以旧带新”培养计划。聚焦能力提升。依托党校平台,组织开展集中轮训,教育引导党务干部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相结合,推动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突出多岗历练。畅通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交流渠道,鼓励党务工作者跨地区、跨部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从而拓宽眼界、积累经验、学习本领,推动涌现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专家型的党务工作干部。
创新方式方法,促进融合共进发展。深入把握机关党建运行规律和新目标新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共进上下功夫。探索新型模式。融入数字思维,持续推进“党建联盟”建设,把支部建在工作链上,将党组织前移到一线,让服务网有效扩大服务面,形成党建资源集聚共享、优势互补、联动赋能的新局面。打造特色品牌。持续做好“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发机关党建工作活力,促进形成示范带动、支部互动、党员促动的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业务”同向发力、深度融合。激活党建氛围。通过加强党建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机关运动会、书香机关创建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将党建工作融入集体活动,有效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发展、互促共进,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格局。
(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包志强)
组织部长言论:敢为善为挑大梁
作者:钱旭东
2022-08-12
刚刚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职责,必须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自觉紧跟紧随、融入大局大势、深耕主责主业,为奋进现代化、跑赢新赛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心中要有数,始终在政治方向上坚定坚决。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理论武装中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扎实开展政治理论轮训,深化“比学、考学、述学、评学”活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在管党治党中锚定赶考方向。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抓好市委党建“十大工程”,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锻造好作风。在为民服务中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践行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访民情、解企忧、聚人心”调研走访,在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中厚植为民情怀。
手里要有方,始终在职能主业上尽心尽责。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生命线、基准线,需要知责于心谋思路、担责于身负重任、履责于行抓落实。坚持品牌化抓基层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等工作,深化流动党员“风筝+云端”工作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蜂巢”工作法,切实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规范化抓干部工作。抓好领导班子换届“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能挑大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入推进“两个担当”若干举措,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坚持项目化抓人才队伍。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海安英才”计划,落实“人才强市”36条,加强科技领军人才招引,以海陵“名家名师名医”“乡土人才培育”“学子归巢”三大工程为抓手,建强人才队伍,共建“科创新城”。
脚下要有力,始终在攻坚突破上善作善成。心怀“国之大者”,主动从上级关注的焦点、事业发展的堵点、组织工作的难点出发,因势而进、顺时而动,积极作为、奋发有为,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勇立“高”的潮头。立足大势找优势、锚定目标找坐标、对照跑道找赛道,持续发扬“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敢于同强的比、跟快的赛、向高的攀,在发展的征程上奋勇争先、一马当先。保持“钻”的劲头。围绕组织工作重点攻坚项目,主动化压力为动力,把难题变课题,增强工作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树立“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大力传承“安专迷”“对且好”“严细实”的优良传统。激扬“拼”的势头。拿出“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和“一年干几件事”的闯劲,积小胜为大胜,图近功致恒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追求,推动各项工作更有力量、更具分量、更显质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代会胜利召开。
(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钱旭东)
组织部长言论: 锻造政治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队伍
作者:施骁毅
2022-08-10
加强年轻干部政治教育,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年轻干部过硬的政治素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保持,必须在实践和斗争中磨砺。针对年轻干部政治素质跟踪难持续、程序难操作、判断难精准、结果难定论等问题,需要开拓思路、精准破题,源源不断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