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队长 苏雅拉达来 - 3 -
2.黔山秀水好风光,乡村振兴路更广 - 5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书记 许蕾 - 5 -
3.倾注满腔热情 助力乡村振兴 - 7 -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屏山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站站长张亮 - 7 -
4.“传承+创新”,让沂蒙手绣焕发时代光彩 - 9 -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项目传承人卞成飞 - 9 -
5.默默坚守三十年 重任在肩护平安 - 11 -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处长张立军 - 11 -
6.做红色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和传承者 - 13 -
湖北省博物馆馆员,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章旖 - 13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队长 苏雅拉达来
乌审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6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乌兰牧骑之一。6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就是跟党走;坚持一个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守一个理想,就是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乌兰牧骑经常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这是我们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实干笃行的最好见证。
不忘初心。我们始终坚持“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是舞台;哪里有需要,就把演出送到哪里”。我们充分发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新、传承等职能,把党的声音送到农家院、送进蒙古包,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心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坚实的精神力量。我们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全区一类乌兰牧骑,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称号。
勇于创新。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题材,不断推出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品力作,创作了歌舞《敖包相会》、蒙古剧《草原不落的歌》等千余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内外近700个奖项。
实干笃行。我们坚持走“演出+服务+发展”一专多能的道路,坚持做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的“宣传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示范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服务队”、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文艺队”,年均演出140余场次。在加大惠民演出力度的同时,常态化开展文艺辅导、为农牧民直播带货等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建功新时代,当有新作为。乌兰牧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各族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让乌兰牧骑这面旗帜在祖国北疆高高飘扬。
黔山秀水好风光,乡村振兴路更广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书记 许蕾
化屋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东部乌江源头六冲河畔,风景优美,文化历史悠久。化屋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摘掉贫困“帽子”。
2021年是化屋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对化屋村的脱贫攻坚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勉励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化屋村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化屋村工作的指示为一切干事创业的总遵循,依托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天然山水风光和苗族村寨的优势,大力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昔日的穷山村成功“蝶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建成化屋村旅游公路、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集群化推进民宿建设,建成民宿22家、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