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在金昌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   
在金昌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金昌市代市长 王方太(2021年12月13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市八届政府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金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金昌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1亿元,较2016年增加196亿元,年均增长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万元,较2016年增加4.5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亿元、进出口贸易总值166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33.5%、116%、58.8%、22.9%,年均增长6.2%、16.7%、9.7%、4.2%。共实施重点项目82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882个,到位资金601.3亿元。金川集团跃居世界500强第336位,金昌经开区综合排名全省第二,金川区、永昌县经济综合实力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二十五。——五年来,产业集群效应显现,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6.1%,年均增长10.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2%,较2016年提高7.2个百分点;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较2016年分别增长15.6%、14.4%,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永昌县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我市和金川区被认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区。数据信息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建成运营,永昌县进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金川区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年来,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发展底板更加坚实。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永昌县“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持续跟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大见成效,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划定。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类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河西堡“区政合一”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7.4%,居全省第三,高于全国平均13.5个百分点。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新开通上海、广州等航线,通航城市达到8个,国道G570和省道S301线、S308线过境段建成通车,改造完善农村公路1024公里,市区建成主次干道76条177公里,行政村“两通”任务提前完成。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完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成投用。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累计改造棚户区6.68万套、老旧小区1246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4%。电力通讯设施不断完善,实施农村电网建设示范工程,完成750千伏三通道特高压配套工程,全市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光网全覆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入围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53.8%,较2016年提高8.9个百分点,金川集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