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南古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8月4日在南古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南古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学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南古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建议。
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紧盯“一轴四区”“一带四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利时机,以党的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建设“一轴一带两路四区”,聚力打造乡村全域旅游引领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现代商贸物流特色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全镇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了镇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2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0.53亿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10元,同比增长9%。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一户一策”,结合“3+1”冲刺清零行动,及时与帮扶责任人沟通,更新完善“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剩余141户367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二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逐户逐人全面核查,对农村“四类”重点对象住房进行“回头看”,完成5户C级危房加固维修和9户D级危房新建任务。三是加大到户资金扶持,落实“五小产业”项目4户0.8元,落实资产收益分红162户16.72万元,光伏扶贫收益资金110户6.12万元,易地搬迁收益资金36户4.06万元,生态收益资金418户3.9万元。四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迁贫困户3户,完成搬迁户拆旧复垦22户,36户异地扶贫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五是充分发挥马蹄小镇联合培训中心作用,持续强化贫困户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劳动力850人,输转劳力4568人次,增加收入1800多万元。六是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中央巡视和国家、全省成效考核等反馈的13个层面63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产业培育提质增效。一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流转土地5.7万亩,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家。二是在景会村和杨坊村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修建1.2万、3万、2万立方蓄水池3个,辐射灌溉面积6800亩。实施城东、城南、杨坊、柳谷等村老农田高标准改造项目1.5万亩,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提高。三是持续壮大生态养殖业,新建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盘活下花园村闲置养殖棚圈,引进祁连县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11家,育肥牦牛2000头,育肥羊7000只。四是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马蹄小镇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游客游览项目不断丰富,景区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乡村振兴势态良好。紧盯“一轴四区”“一带四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利时机,在杨坊村先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集中整治公共空间、农户庭院环境,全力建设集“绿、亮、美、净”为一体的杨坊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是践行绿色理念,全面打造靓丽形象。把生态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融合推进,以村内巷道、房前屋后、公共空间为重点,栽植云杉、金叶榆、榆叶梅等各类花灌木1.8万株、各类花卉3万多株。二是坚持靶向治疗,着力实施“风貌革命”。组织动员群众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24户、违建门面58间,改造贫困户危房4户。修建文化长廊40米,改造花池2处,架设景观灯4盏、太阳能路灯38盏。完成后巷道整治14条4.2公里,硬化1.2公里,改造院落后墙10公里,清理整治后院502户,修建仿古式后门个,铺设人行道路沿石3.2公里。三是严格改造标准,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把农户改厕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完成80户“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320户“三格化粪池式厕所”、86户“双坑交替式厕所”,共完成486户改厕任务。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文明指数。配齐配全环保队伍及设施,共配备专职保洁员8名、兼职保洁员12名,新建垃圾中转站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