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温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在温岭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2021年3月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五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工作主线,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能力和水平,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如期实现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克难攻坚中交出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答卷。 ——这是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五年。五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三服务”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利当前惠长远的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36.9亿元,较2015年增长33.3%;人均生产总值由6.6万元增至9.3万元、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达72.1亿元、年均增长6.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1亿元、年均增长7.1%,外贸出口总额61.2亿美元、年均增长10.5%;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超4000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4.5万元、2.4万元增至6.5万元、3.6万元。 ——这是产业结构深刻变革,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五年。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铁腕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8000多家,鞋业生产企业全面退出民房,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成效显著。创新项目库工业用地出让新模式,累计完成工业供地9435亩,较“十二五”时期增加4043亩,亿元以上及优质成长型企业用地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改造老旧工业区81个,建成投产小微园51个,新增标准厂房320万平方米。坚持“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千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23家。深入开展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建设,被列入泵与电机行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全国首批产业集群机床工具行业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建成国家级童鞋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川能伺服电机、热刺激光生产基地、爱博抗丙肝新药、中非医疗科技、万象汽车产业园、鞋业智造创新服务综合体等16个超10亿元项目相继落地,实现激光产业“无中生有”、智能制造“裂变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至276家、1283家,是2015年的3倍、5倍,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8.8%,较2015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协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建成省级人才创业园、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和泵业、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进清华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等15个高校院所设立研究院或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德国、上海、杭州、晋江等异地孵化中心,落地国家引才计划项目3个,引进顶尖人才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创成省知识产权示范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5件。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稳步发展。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5.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2.9万亩,开工建设市粮食储备中心滨海库,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28万亩和11.4万吨以上,获评全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新增远洋渔船32艘,推动减船转产321艘。创建“温岭农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13个品牌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共有各类活跃网店近万家,日均快递量达128.3万件,网络零售额较2015年翻一番,新增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4家。创成鞋帽、泵与电机两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龙门港区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6.5万标箱。积极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获鲁班奖1个、钱江杯13个。 ——这是环境革命纵深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综合交通加速构建。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超28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8倍,市域铁路S1线、杭绍台高铁加速推进,建成沿海高速、机新线、81省道改建等12条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里程从11公里增至43公里。新建、改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