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加入我们
×

2021年如东县政府工作报告

|   
2021年如东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如东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陈慧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奋力夺取双胜利。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策略,科学统筹防疫物资和医疗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3家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扎实有效。1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经济发展逆势上扬。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0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全市领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亿元,增长4%,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亿元,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285亿元,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亿元,增长2%。全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1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5.8万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6.9%。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攀升至第37位,比上年度再进4位,上升幅度全市最大。 (二)强力推进双循环。深入挖掘内需潜力,推动国内外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积极参与国内循环。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900亿元,增长14.4%,新增亿元以上企业40家,新增上市报会企业3家,其中过会企业1家,工业入库税金达到53亿元。中天科技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湘园化工、爱朋医疗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千亿大关,增幅超过3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7%。新增高标准农田近14万亩,当年实施总量全市第一,创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刘埠渔港试运行。主动融入国际循环。新增外资企业16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实现进出口总额385亿元,出口总额增长10%。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第三届进博会、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平台,助力外贸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三)聚力打造双引擎。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引擎,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动力与活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深入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等活动,承办举办2020中国南通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大会和第十四届海洽会、首届如商发展大会等活动,全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45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5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5个。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项目启动建设,洋口港2个热电联产项目环评获批,金光纸业、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全市第一。盘活闲置低效用地7000余亩,总量全市第一。改革创新深入实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颁发全省首张智能审批营业执照,不动产“一证通办”做法全省推广。大力实施省级开发园区“区镇分设”体制改革,完成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创新开展“园区保”“白名单”等金融服务,新增工业贷款余额全市第一,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科技人才节,7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8人入选“扶海英才”计划,中天科技、诺德新材料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2.3%,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获批国家火炬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四)着力实现双提升。坚持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和交通建设,美丽如东展现新形象。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大力实施房屋征收百日攻坚,征收总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完成商品房开发119万平方米。河东片区开发全面启动,“三河六岸”、三号街区、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