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迁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4日在迁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迁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迁安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蓄势奋进、起势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转型发展主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强基础、攻难关、抓落实、求突破,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转型质量、发展容量、生态绿量、民生含量全面提升,全市上下用实干担当创造了载入史册的不凡业绩。
——综合实力攀升跨越,经济发展进中提质。经济总量全省领跑,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跨过千亿大关,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实现破百梦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2%。602个重点项目压茬推进,完成投资1063亿元;“轩辕黄帝文化周”暨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成果丰硕,累计签约项目766个;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52.7%,新增规上、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458家,蝉联三届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深入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参与制定、修订标准300余项,工作成效获国务院表彰、创全省唯一。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稳居“第一梯队”,先后荣获38项国家级荣誉,木厂口、马兰庄等5个镇跻身全国千强镇,“北方水城、美丽迁安”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结构调整坚实有力,产业转型突破提升。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获国务院表彰。传统产业破立并举、量减质增。化解炼铁产能649万吨、炼钢产能948.8万吨、焦炭产能250万吨,硅钢等精品钢材比重由10%提高到35%,耗钢能力突破千万吨。交割库、云平台等新业态竞相发展,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倍,物流园区连续3年获评全国优秀园区。新兴产业梯次壮大、集群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文旅融合等产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20%;与中科院生物所、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等深入合作,生物医药产业园被确定为京津冀医药健康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生态产业强势崛起、示范引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治理生态3.1万亩的基础上,创新推动矿山修复与产业转型融合并进,成功跻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世界标准的金岭矿山公园领衔领跑,现代农庄、绿色建材等模式多点开花,利合耕养、鑫达固废利用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实现了由复绿复耕向综合开发的全新一跃。
——品牌样板共建共享,城乡统筹全面提速。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5%。城市发展提品质、创品牌。累计编制规划、风貌设计等33项,“一河两区两城”日新月异,水城画卷越来越精美。全国唯一县级海绵城市试点圆满收官,189项工程重塑城市肌理,工作经验被住建部推广,入选“2020年中国改革50项典型案例”。新增城市道路190公里、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供热扩容150万平方米,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夺魁、成功复审、捷报连连,被中央文明委通报表扬。乡村振兴补短板、树样板。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接连打响美丽乡村建设、“五清三建一改”“五化”提升联动战、攻坚战,硬化道路3900公里,安装路灯3.2万盏,改厕14.7万座,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5个,唐山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个、示范和提升村201个,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蝉联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圆满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观摩点位建设,获得广泛赞誉;代表河北省,接受中央一号文件督导组督导检查,赢得高度评价,“全国有位、全省一流”名副其实。
——绿色发展转向纵深,环境治理深度提标。坚决落实生态优先要求,全力为发展争得主动、赢得空间。强化精准治霾、铁腕治污,首钢迁钢成为全国首家全工序超低排放A类企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出清散乱污企业916家,5条“公转铁”专用线具备通车条件,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