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迎军:在示范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20200724)
|
在示范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石迎军
2020年07月24日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示范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近期中央、省相关会议部署要求,表彰去年为济源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坚定决心信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为济源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多次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会前又组织大家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观摩。刚才,大会宣读了有关文件,表彰了先进代表,豫光金铅、联创化工、河大纳米3家企业作了大会发言。希望大家对照先进,拉高标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工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主攻方向,定向精准发力,工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8%、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8%、居全省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居全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0.1%、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居全省第1位,这其中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全省领先。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省第1位,继2005年之后,时隔14年,再次荣膺全省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高于全省1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二是科技创新动能日益强劲。2019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增长85.7%,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新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02%、增长41.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9件,均居全省第4位。纳米工程中心研发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豫光冶金全自动剥锌成套设备实现济源重大技术装备零突破。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三是企业品牌形象加快提升。2019年,全市企业共获得国家级荣誉12项、涉及企业73家,获得省级荣誉19项、涉及企业34家。豫光连续第11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全省9家),豫光、济钢、万洋、金利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全省16家),济钢、万洋、金利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省13家)。联创化工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万洋绿能跻身全国质量标杆行列,清水源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豫光金铅、万洋绿能入选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丰之源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马能源被评为全省化工行业中唯一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济钢在全省智能制造观摩点评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企业。这些荣誉不仅树立了济源企业的良好形象,也进一步彰显了济源的综合实力、提升了济源的对外形象。
四是工业综合贡献不断加大。2019年,工业贡献了济源56.2%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带动就业10万余人。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工业企业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加快推动复工复产,顶住生产经营压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为我们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经济运行逐月向好,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进一步彰显了工业企业的基石作用,也彰显了济源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正是由于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济源各项事业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各位企业家朋友的辛勤付出,济源才能保持昂首阔步的发展势头。在此,我代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企业家朋友,向奋战在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济源工业发展的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转型发展紧迫感
当前,“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受疫情冲击,下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由于消费延迟、供应链不畅,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将面对需求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