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
|
以深化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6-19
省政协委员,陕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文
发挥银行业供给潜力支持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长期高效支持。当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但包括表内、表外融资在内的间接融资仍是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最主要方式。实现省属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更需要进一步深挖银行业供给潜力,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发挥好间接融资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优化信贷结构,深挖信贷潜力。保持中长期贷款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对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合理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完善政银担三方风险分担机制,对支持陕西重点建设的信贷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拓宽资金来源,推动中长期贷款与技术改造等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等各类支持资金形成合力。
二是优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大省属国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服务,加大流动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创新产业链金融支持手段,为省属国有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积极支持产业链核心的省属国有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
三是充实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引导我省有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利用有利政策环境,争取发行永续债补足资本缺口。推动地方政府多种渠道加大资本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实力。鼓励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适当减少分红比例,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进一步提升信贷投放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功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组建财务公司,扎实推进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平台作用,不断提高资金归集率,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支持财务公司合规发展,争取取得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资格。同时,积极协助所属集团的企业并购、资本运作、项目融资等工作开展,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运作效率。
省政协委员、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张为和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之一,是激发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深化改革的难点所在。结合本人所在中央企业中国中铁的相关情况,就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一、监管层面,加大“放管服”力度,赋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大的内部分配自主权
2018年国务院推行了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从政策上明确了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成为国企工资决定性因素的导向。但是从中央企业近年来执行情况看,陈旧观念和机制的束缚依然存在,工资总额管理的限制仍然是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障碍。为此,建议我省在国资国企监管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按照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管理的思路,切实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工资总额备案制、核准制等改革措施落地,确保职工工资决定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规律。
二、企业层面,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探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创新
1.积极探索员工持股改革。中国中铁下属的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公司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员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建议我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员工持股等分配形式,激活人才队伍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的活力。
2.积极探索“宽带薪酬”改革。一般企业技术人才的工资相对管理人员较低,而企业管理层级和岗位是有限的,导致员工晋升通道越向上越窄,特别是限制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而“宽带薪酬”制度通过细分每个职级对应的档级并拉大薪酬浮动范围,使得员工即便职务没有晋升,只要在原岗位不断提升技能、改善绩效,也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宽带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