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阮路:深化地方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

|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上的讲话 阮路 2020年05月16日 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 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当前,重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截至今天,全市连续8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金融行业表现稳健,体现了较强韧性,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4月末全市存贷款增速达到6%、14%,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保持多增。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与近年来重庆金融业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密不可分。下面,我就地方金融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与大家交流两点意见。 在地方金融改革探索和实践方面 一是深化拓展中新金融双向开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以金融服务、航空、运输物流、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是中国西部地区金融开放的重要通道。今年是项目实施第5年,双方金融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参与度不断拓展。政策创新方面,围绕跨境投融资、跨境结算、保险合作,累计落地50项创新政策。人民币基金对外投资、外债切块管理等多项政策创新,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取得突破。跨境融资方面,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联通带动跨境资金融通,逐步形成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跨境房地产信托等多渠道融资体系,跨境融资累计突破200亿美元,平均利率低于境内1.4个百分点。机构互设方面,12家具有新资背景机构落户重庆,中资机构获批新加坡金融类牌照。产品创新方面,推动全国首单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借款,实现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债权转让、中新机构间首笔“再保理”融资、首笔海铁多式联运进口信用证等创新业务。平台建设方面,常态化举办中新金融峰会,已成为重庆与新加坡乃至整个东盟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金融开放发展的重要名片,打开了重庆与新加坡金融“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合作的金融开放新格局。 二是科技赋能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坚持技术驱动与需求拉动相结合,深化金融领域的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场景,实现多层级信息数据共享,精准定位潜在客户,多元化创新服务方式。依托金融科技创新消费金融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企业集团在渝设立52家互联网小额信贷机构,产生头部企业聚集效应。形成了以电商自身平台积累用户信用和行为数据、实体企业依托关联互联网企业数据发掘客户、商贸企业整合线上线下客户的3类消费金融主流业务模式,更好满足当前消费经济发展需要。一季度重庆消费金融放贷总额达1.2万亿元。打造“渝快融”“渝企金服”融资平台,运用政务数据资源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创新“知识价值信用贷”“县域普惠金融”等线上金融产品,畅通企业融资梗阻,提升了金融对薄弱领域的服务效能。 三是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坚持统筹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完善风险的发现、识别、计量、缓释和处置,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体系风险防范,强化央地监管协调联动,协同中央在渝金融监管部门,严控金融机构、产品、市场、人员等风险叠加、交叉感染,守住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社会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搭建社会风险“6+N”会商机制,落实“一事一案一专班”,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整治金融乱象,着力提升金融风险处置的实效。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我市P2P网贷机构已实现全部出清,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当前,疫情对区域金融资产质量和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风险研判和精准应对。 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理念和方向方面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空间。“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庆金融改革开放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面向未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保持3个定力。 一是保持政策的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