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接通知: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不让发布到网站了,这类内容请到QQ会员群里下载。加入我们
×

杨志纯: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   
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杨志纯 2020年07月20日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需要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文旅部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省呈现出整体推进、量质齐升,各具特色、各展所长,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喜人创建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发展,在创新推出并落实“1+6+18+12”纾困惠企叠加政策的同时,最近又召开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对全域旅游认识再深化、工作再部署、发展再加力,提出要以创新理念赋能全域旅游发展,以务实举措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更高质量、走在前列。 发展全域旅游要聚焦“美”的生活。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从简单的观光型向深度体验的休闲度假型转变,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已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而是走向城市、乡村更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顺应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全域旅游,重点是立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把整个区域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游客体验度、舒适度、满意度出发,推动观光、休闲、度假业态协调发展,推出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健全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体系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全域旅游要彰显“绿”的底色。全域旅游是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江苏自然风光秀美,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在发展全域旅游上具有独特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可以更好地彰显文旅资源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协调、共同提升。徐州贾汪区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推动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打响了“全域旅游、贾汪真旺”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笃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让全域旅游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 发展全域旅游要扩大“融”的效应。实践表明,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发展全域旅游不仅可以更好推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而且能够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动能、优化升级提供新引擎新动力。要以融合的理念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目的地从景区景点辐射到全域,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推动旅游和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娱乐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游客停下来、住下来,让消费市场动起来、火起来,以扩大文旅消费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要注重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资源发展旅游,注重增加各类旅游创建的文化底色和特色,努力打造“处处有景、处处有文化”的全域旅游。要坚持景城联动、景区带村,不能把全域旅游等同于景区景点、等同于乡村旅游,全力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尤其是要统筹推进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加强城乡整体风貌、全域环境整治,更好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发展全域旅游从理念提出到付诸实践,已历时4年。目前,我省已创成南京江宁区、秦淮区、徐州贾汪区3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23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创建实践中,各地探索形成的高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