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胜:在绍兴市经济工作督查座谈会上讲话
|
在绍兴市经济工作督查座谈会上讲话
陈广胜
(根据录音整理)
此次到绍兴市就当前经济工作开展督查,对我们一行是难得的学习、调研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接地气。看了几个点,都很受启发。刚才月亮市长的情况介绍,有许多干货、实货,系统全面,又要言不繁。总的印象是,绍兴市对经济工作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协调,围绕“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实施“转型升级突破年”八大行动,采取的措施也很有针对性。绍兴市的几组指标总体平稳,在宏观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稳”就是成绩,就是基础,就是不错的基本面,能为下一步的“进”创造条件。
当然,经济运行总有喜有忧,尤其是眼下的形势比较复杂,假如透过数字看问题,更有一些不那么令人乐观的迹象。今年一季度全省GDP增长8.2%,固然可喜,但根据测算,股票交易大体贡献了1个百分点,房地产贡献了0.3个百分点,作为顶梁柱的工业则增长偏慢。绍兴的情况也如此,创出了近年来工业增速新低。浙江的外贸依存度大,问题的表象在工业,源头却在出口上。我们月度的出口波动很大,3月份以来出现负增长,1—4月绍兴市的降幅比全省平均还要高12.7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亏损,以及资金链、银行坏账等连锁反应。在这方面,绍兴是继温州之后最值得警惕的。
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经济工作。搞督查是一种形式,我们跑一圈,说实话也看不出多少名堂,但可以传递一种信号、一种关切。经济工作的点子和办法,当然还得靠绍兴市的同志,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也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抓贯彻。应该说,你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用的招术,我也提不出太多的意见。绍兴市的若干具体建议,刚才相关部门的同志都回应了。所以我代表督查组,只能结合考察、座谈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绍兴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说到底是经济结构所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短缺经济的大背景下,先行一步紧扣民众的温饱型需求,抢了市场的头口水。绍兴的纺织工业就是这样发家的。但到了今天,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消费升级,也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和产品升级。绍兴纺织的症结,恰恰是在产业、产品升级上踩了一个“空档”。在绍兴,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要么是低端的纺织企业,要么是被房地产套住了的实体企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没有顺应居民的消费升级,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化上求突破,没有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再打一个发展的“时间差”。不仅如此,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不少厂家将实业赚来的钱投向了房地产,并且因一时尝到“甜头”而在企业圈形成区域性的“小气候”。所以,来钱快不一定是好事,让企业家的心思变“活”了,却忽略了赖以立身的主业,放松了核心竞争力的锤炼和提升。而一旦错过了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我们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就缺了“杀手锏”。
绍兴轻纺城就是一个值得聚焦的案例。当年我在省体改委工作时,一讲起市场大省,脱口而出的是义乌小商品城和绍兴轻纺城。可过了十多年时间,曾经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座却已拉开较大的差距。为什么?因为我们过去卖纺织面料,今天主要还是卖纺织面料,即使经营面种再多,集聚的也只能是行业内的生产批发企业。如果来一个假设,绍兴轻纺城早些年在做面料的基础上,能顺势而为将中国服装商城的品牌也做出来,那所形成的产业链就不是今天可以比拟,对本地发展的幅射力和带动力将大得多。事实上,义乌小商品城就一直在做产业拓展和品质提升的文章,与区域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绍兴轻纺城虽然也不断上台阶,但相对来说步子小了一些,没有把相应的商圈快速做大。专业市场与区域产业是互为因果、互促共进的。绍兴轻纺城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再说出口态势,大家都反映不大景气。但今天我们面临的局面,并不能一概归结为外需萎缩。因为纯粹的消费需求减少,对于中低端的纺织品不见得就有很大的冲击。记得当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时,反而是机电产品的单子下得猛,轻纺产品的弹性相对有限。但从1—4月绍兴市的出口指标看,对欧盟、日本、巴西、独联体都是负增长,对美国、东盟的业绩却不错,这表明出口市场并非简单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