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藩:参加井冈山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
参加井冈山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重温井冈山历史 锻造更坚强党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0 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今年 6 月 2 日至 16 日,中组部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办了首期“市委书记、市长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半月培训结束了,然而现场教学点的鲜活震撼,教师的透彻解析,体验式教学的艰辛感悟,持续在我的脑海中发酵。
这,也许就是参加井冈山干部培训的温度与力量。井冈山是信仰与精神的高山建党 95 年来,发生的大事很多,多得让人一时难以理清。半月时间沉下来、静下来,重走井冈山,感悟颇多。
或许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共同联系在一起的“名山”,就只有井冈山了。
如果选一个词来评价井冈山,我觉得应该是,“井冈山是信仰与精神的高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故事,这里的歌声, 这里的遗迹,这里的教员,呈现得十分清晰而真切。
置身历史场景,触摸遗存的历史建筑,将我们带入历史时空, 感受历史的真实。
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井冈山发起 3 次军事“进剿”“会剿”,实行惨无人道的烧杀,4.8 万英烈血洒井冈山。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记载有名有姓的 15744 人,黑色大理石壁上,嵌刻着他们的英名;30000 多人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汉白玉无名纪念碑,表达了对他们深切的怀念。当时,一大批出类拔萃、信仰坚定的青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来到井冈山。希望在心中,走路就有方向。包括 4.8 万先烈在内的先辈们凭什么对党无限忠诚?毫无疑问,信仰是力量的源头。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罗荣桓、腾代远、何长工、张子清、伍若兰……他们感天动地的血肉故事,诠释了什么叫信仰。三湾改编旧址、朱毛会师的龙江书院、毛泽东写下光辉文献的茅坪八角楼、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朱毛旧居、鲜血染红的小井红军医院、朱德挑粮的扁担……已经刻写在历史深处,烛照人间。
走进井冈山,不仅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的历史地位,更深切体会到“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执政党注入了绵延不绝的能量。
望向历史深处,不难看出一个道理:有信仰就有希望,有信仰就有不可阻挡的力量。
中国革命的制胜路径:实事求是闯新路
今天看来,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井冈山斗争,在中国人心里留下了沉甸甸的分量,但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撞击人们的心灵。有人说,在历史的拐角处,总有让人惊奇的改变。28 个月的战火,惊呼为奇迹,我们不妨去寻找奇迹背后的足迹。
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却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第一。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军第四军、第一所红军医院和红军学校;颁布了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径;第一次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制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创造了灵活的游击作战原则,等等。
然而,这些穿透迷雾、从实际出发的创新之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伊始,遭遇了多次不公正的待遇。
1927 年 11 月,党中央特别会议严厉指责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行动,给予其撤销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处分。
1928 年 3 月,湘南特委指责毛泽东没有执行中央的政策,是“右倾逃跑”、“枪杆子主义”。
1928 年 6、7 月间,湖南省委又“三变其主张”,给井冈山发来了相互矛盾的指示,导致了“八月失败”。
现象背后是问题。面对错误指责,毛泽东没有妥协,而是凭着对信仰的坚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井冈山根据地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解药”在农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 合中国实际的独特革命道路。
今天,我们虽不去向历史寻找某种镜像,但毋庸置疑的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实事求是闯新路。
因为信仰,更需行进在路上井冈山斗争,一路的梦想、一路的艰辛,尽管已远去 80 多载, 但这却是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