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大会上的讲话
|
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大会上的讲话
丁晓芳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大会精神,并对我区文明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傅区长对去年国家和省对我区文明测评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公安、住建、商务、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交警等六个部门作了表态发言,决心强、举措实,讲得都很好,这也是代表大家向区里立下的“军令状”,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落地。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认识再提高,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意识
当前,我区创建形势不容乐观,创建任务困难重重,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一是宁波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五连冠”六个城市之一,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去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我市在28个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1位,跟前三名的济南、杭州、厦门的差距有十几分之多。而且因为台账资料造假被通报批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郑书记在全市大会上明确要求,宁波今年的文明城市创建要力争进入前五、前三。我区又是创建重点六个区之一,压力前所未有,难度不言而喻。二是江北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去年江北在全国、全省的测评成绩不算好,尤其是省里测评中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今年能不能打好翻身仗至关重要。我区历来是文明城市迎检的主战场之一,而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破损、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比重大、外来人口多等因素,也给测评增加了难度。从新的创建要求来看,全域化创建已成定局,过去我们的创建范围主要是中心城区为主(城区四个街道加上庄桥街道的一部分),今年开始将把非建成区的所有街道(镇)都纳入测评范围。这就意味着北外环以外的庄桥、洪塘、慈城区域都要面临测评,这些区域并未完全适应“村民”到“市民”的转身,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都没有完全改变,给我们的创建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三是攻坚难度前所未有。自2005年宁波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经历了10多年的不懈创建,到现在这个阶段,剩下的都是老大难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比如,城市综合管理方面,无论是主干道、商业街还是背街小巷乱停车、跨门经营、占用盲道等问题屡禁不止,环城北路、大庆北路及部分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破损老旧较为严重;公共场所秩序方面,近几年文明城市创建对文明养犬、公共场所禁烟、垃圾分类投放等动态项目仍停留在突击式治理阶段,难以保持长效管理,交通路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环境卫生方面,城乡结合、区域结合部脏乱差现象严重,比如洪塘与工业区交界区域、压赛村周边等,垃圾乱堆放、乱搭建、乱停车等问题仍然存在;公益宣传方面,公益广告数量有待增加,存在迎检时临时铺设、迎检结束后立即撤回的情况,同时广告设计总体质量也不高,规划性、美观度不足。面对重重压力,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
二、责任再落实,牢牢抓住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
文明城市创建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但是具体工作需要全区各部门、各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共同承担、共同推进。一是部门责任要落实。区文明委每年制定印发责任分解表,明确台账资料和实地检查责任,并与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书。但是少数单位没有逐条对照、逐项落实,有的甚至在反复督导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导致部分工作混乱、管理失序,耐不得看,更经不起查。(这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问题被市里点名通报,本来完全可以避免。通报原因是,旧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关闭后,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选址重设,中间衔接不上而影响了测评,其中可能有客观原因,但是如果职能部门再用点心,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二是属地责任要落实。各街道(镇)要切实担负起属地责任,对于本辖区的情况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评,认真梳理辖区的突出问题,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协调推进。各个社区(村)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一定要当好“大管家”,守好“大后方”。社区问题尤其要注意,这几次测评中,我们的一些社区扣分比重很大,普遍存在杂物乱堆放、电瓶车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
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